JPM25丨信达CLDN18.2ADC和双抗,剑指“癌王”胰腺癌
2025
【本期主题】
【2025年1月6日,信达生物宣布,公司将参加第43届J.P. Morgan年度医疗健康大会。信达生物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余德超博士将在大会期间进行公司介绍,分享公司业务更新、战略和未来展望,并参与小组讨论。作为中国Biopharm企业的杰出代表,信达生物也积极拓展后PD-1时代的潜在重磅产品,本文聚焦信达生物的CLDN18.2 ADC和CLDN18.2/CD3双抗的最新研究进展 ,就信达生物的战略布局进行梳理,以飨读者。】
2025
阅读指南
1、CLDN18.2 ADC(IBI343)进展
2、CLDN18.2/CD3双抗(IBI389)进展
3、JPM 2025信达生物部分slides展示
VIEW
看点
【本期首要看点·CLDN18.2 ADC(IBI343)】
2025年1月16日,信达生物宣布其CLDN18.2 ADC(IBI343)已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BTD)品种名单,拟定适应症为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的CLDN18.2表达阳性的晚期胰腺导管腺癌。
该项认定的获得源自于信达生物开展的一项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且已经在2024 ESMO Asia大会上以口头形式报道。
方法:
纳入了晚期PDAC患者,且CLDN18.2表达阳性(定义为IHC检测中60%的细胞强度为1+/2+/3+),这些患者对标准治疗失败或不耐受。IBI343以6 mg/kg的剂量每3周静脉给药一次。
终点包括安全性、研究者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缓解持续时间(DoR)、根据RECIST v1.1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结果:
截至2024年7月6日,共有43名来自中国和澳大利亚的患者入组(中位年龄:60.0岁,男性:55.8%,既往治疗2线:53.5%,既往接受过伊立替康治疗:46.5%,既往接受过免疫治疗:22.0%)。42名(97.7%)患者出现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s),其中19名(44.2%)患者出现了3级TEAEs。
41名患者可评估疗效,ORR为24.4%(95% CI:12.4-40.3),包括3名待确认的患者,DCR为80.5%(95% CI:65.1-91.2)。在7名确认PR的患者中,中位DoR为7.7个月(95% CI:4.0-NC),2名(28.6%)患者出现了事件。在所有患者中,中位PFS为5.3个月(95% CI:2.8-10.5),中位随访时间为5.4个月。
结论:
IBI343在CLDN18.2阳性PDAC中耐受性良好,并继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疗效。试验仍在招募中,更多数据将在会议上呈现。
CLDN18.2/CD3双抗(IBI389)
信达生物也布局了CLDN18.2/CD3双特异性抗体IBI389,2024ASCO大会上公布了IBI389在晚期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I期研究的初步结果
(Abstract:4011,Clinical Science Symposium)
第一作者: 郝继辉,天津医科大学癌症研究所暨医院肝胆肿瘤科
方法
纳入了符合条件的CLDN18.2阳性的局部晚期、难治性或转移性PDAC患者,这些患者对标准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IBI389单药治疗在剂量递增和扩展的两阶段研究中,按6个剂量水平(5-600 mg/kg,每三周一次或每两周一次)静脉注射。在剂量≥30 mg/kg时,采用了先导剂量3至10 mg/kg的逐步剂量递增策略。主要目标是评估安全性,次要目标是根据RECIST v1.1标准由研究者评估的有效性,包括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
结果
截至2024年1月9日,共有64名CLDN18.2阳性的PDAC患者被纳入(男性:64.1%,女性:35.9%,中位年龄:60.0岁,IV期:84.4%)。所有患者均接受过先前治疗,中位治疗线数为2(范围:1至5)。
62名(96.9%)患者出现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其中35名(54.7%)患者出现了3级或以上的TRAEs。最常见的3级或以上TRAEs(≥5%)包括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20.3%)、淋巴细胞计数减少(9.4%)和恶心(7.8%)。33名(51.6%)患者出现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相关不良事件,未见3级或以上的CRS。24名(37.5%)患者出现了导致剂量中断的TEAEs,3名(4.7%)患者出现了导致治疗中止的TEAEs。
在CLDN18.2表达≥10%(免疫组化2+/3+)的患者中观察到了IBI389的初步疗效(600 mg/kg)。截至2024年1月31日,共有23名患者可评估疗效,其中7名患者部分缓解(PR),9名患者疾病稳定(SD)。ORR为30.4%(95%CI:13.2-52.9),DCR为69.6%(95%CI:47.1-86.8)。反应持续时间(Do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中位数尚未达到。将在会议上呈现更多关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更新数据。
结论
IBI389在晚期PDAC患者中表现出可控的安全性。在CLDN18.2表达较低的患者中也观察到了初步疗效。
【临床试验信息:NCT05164458;研究资助者: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
JPM 2025·信达生物
在第43届J.P. Morgan年度医疗健康大会。信达生物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余德超博士在大会期间进行了公司介绍,分享公司业务更新、战略和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