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与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如何区分?
胰腺是人体的第二大消化腺,位于胃的后方,横行于腹后壁,相当于第一、二腰椎间的水平。胰腺呈长条状,可分为头、体、尾三部分,胰头膨大位于右侧,被十二指肠环抱,胰腺管的末端穿入十二指肠壁,会合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将胰腺外分泌部分产生的胰液送入消化道。胰腺与胃、十二指肠、肝、胆、脾、肾等紧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
胰腺炎与胰腺癌都是发生在人体胰腺部位的疾病,但它们的性质与危害程度却不一样。临床上,很多胰腺癌患者出现早期症状时,都误认为是胰腺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那么,胰腺炎与早期胰腺癌的症状分别是怎样的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详细学习一下:
胰腺炎
胰腺炎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
1.急性胰腺炎
首先来普及下急性胰腺炎的致病原因。在我国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包括胆石症(胆道胃结石)、饮酒、高血脂症、胰腺异常分裂。其中胆源性胰腺炎是我国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除了上述的常见病因,医源性因素也不能忽视。
急性胰腺炎的症状
(1)休克:患者常出现休克症状如苍白、冷汗、脉细、血压下降等,引起休克的原因可有多种,如由于胰液外溢,刺激腹膜引起剧烈疼痛;胰腺组织及腹腔内出血;组织坏死,蛋白质分解引起的机体中毒等。休克严重者抢救不及时可以致死。
(2)腹痛:腹痛常位于中上腹部,有时向腰背部呈束带状放射,弯腰或前倾坐位可减轻;常突然发作于大量饮酒或饱餐后,程度不一,轻者为钝痛,重者多呈持续性绞痛。
(3)恶心、呕吐:多数患者起病即呕吐胃内容物,甚至呕吐胆汁,吐后腹痛并不缓解
(4)发热: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现中度发热,一般持续3~5天
(5)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脱水,频繁呕吐者可发生代谢性碱中毒,重症胰腺炎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低钙血症、血糖升高、低血钾、低血镁。
2.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胰腺组织和功能的持续性、永久性损害。胰腺出现不同程度的胰泡萎缩,胰管变形、纤维化及钙化,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胰腺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障碍。而慢性胰腺炎又是胰腺癌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所以,对慢性胰腺炎患者宜进行长期跟踪检测。
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有
(1)腹痛:多位于上腹部,弥散,可放射至背部、两肋,坐起或前倾有所缓解。
(2)胰腺功能不全: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纳差、厌油、消瘦、脂肪泻等;半数患者因为内分泌功能障碍发生糖尿病。
(3)体征:轻度慢性胰腺炎很少有明确体征,部分病例有上腹轻度压痛;长期慢性胰腺炎可能有营养不良的表现;若急性发作,则可出现中至重度的上腹压痛。
3. 胰腺癌
早期胰腺癌的主要症状包括:
(1)上腹部不适及隐痛:这是胰腺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但是常被误诊为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常见的良性消化道疾病。
(2)食欲减退和消瘦:也是胰腺癌的常见表现。肿瘤常使胰液及胆汁排泄受阻,因此影响患者食欲且有消化吸收不良,致体重明显减轻。
(3)无痛性黄疸:是胰头癌的突出表现。肿瘤部位若靠近壶腹周围黄疸可较早,出现黄疸常呈持续,且进行性加深,巩膜、皮肤黄染呈棕色或古铜色,伴有皮肤瘙痒症。
(4)排泄习惯改变:大便色泽变淡,甚至呈陶土色,可带油沫。尿液颜色变深,甚至呈浓茶色。
(5)新发二型糖尿病,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失效:糖尿病与胰腺癌之间存在明确的联系。一项日本研究显示,胰腺癌病人当中之前有糖尿病的就占有12.5%,而患有胃癌、食管癌、直肠癌的病人,之前有糖尿病的仅0.6%~1.2%,两者相差10~20倍。
(6)中背部疼痛,且与体位有关。发生于胰腺体部、尾部的肿瘤,容易压迫或侵犯腹腔神经丛,导致左中背部疼痛,且仰卧时,神经压迫更甚,使疼痛加重。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