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检查胰腺癌?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概述
胰腺癌——万癌之王,其5年生存率只有约7%的现状一直以来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由于胰腺癌的早期不易被人们发现,因此很多的胰腺癌患者在发现疾病的时候,病情已经是非常的严重了,基本上已经是中晚期胰腺癌了。在胰腺癌预防工作中,不同的专家提出一些高危人群,高危人群的观点就是这样的人可能更容易得,或者应该多关注一些。这样的人群有一个共同特点,首先我们看他的发病年龄,大多数都在四五十岁以上,50岁以上的病人,如果长期吸烟,而且长期吃高蛋白、油炸的食物,还酗酒,有这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就更容易患病。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
1、黄疸是属于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之一,胰腺癌的肿瘤发生在胰头部,很早就出现黄疸。黄疸一天天加深,胰腺癌患者粪便呈陶土色,皮肤瘙痒,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转氨酶却只是轻度升高。所以,如果胰腺癌患者的黄疸很深而转氨酶却低于400单位,应高度怀疑是胰腺癌引起的阻塞性黄疸,不要轻易的当做肝炎来治疗。
2、胰腺癌的早期症状还包括腹痛,胰腺癌的肿瘤发生在胰体、胰尾部,胰腺癌患者很早的时候就会出现腹部钝痛或隐痛,胰腺癌患者一是说不准哪个部位痛;二是平卧时疼痛加重,弯腰、坐、立或走动时疼痛减轻;三是腹痛与饮食无关。
3、大多数胰腺癌患者会迅速消瘦,一方面和癌肿消耗有关,另一方面是进食少了,胰液分泌不足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这也是一大胰腺癌的早期症状表现。
4、胰腺癌早期在症状还会有肚子疼、腰背痛,近期出现不能解释的上腹或腰背部疼痛。
5、不明原因血糖波动,且药物控制不理想。
6、排除肝、胆、胃肠等疾病,腹痛、腹胀的患者,并且胰腺癌患者会常伴有腹泻、腹胀、恶心等胃肠道疾病,部分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也可出现脂肪泻和高血糖、糖尿,也会出现脂肪性下痢,这是脂肪未被消化,而和粪便混合、排泄出来的下痢症状。
胰腺癌的检查方法
1、实验室检查
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有时可超过342μmol/L,其中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血碱性磷酸酶值升高亦很显著。尿胆红素试验呈阳性或强阳性。血淀粉酶测定,在少数早期胰腺癌,因胰管梗阻可有一过性升高;后期胰腺组织萎缩,血淀粉酶值不会有变化。胰腺癌患者可能有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试验阳性率高。癌胚抗原(CEA)测定,约70%胰腺癌患者可升高,但亦无特异性。消化道癌相关抗原CA19-9被认为是诊断胰腺癌的指标。
2、B超
胰腺癌的直接影像可见到低回声的肿瘤,间接的所见往往成为发现小胰癌的线索,如扩张的胰管、胆管等。除主胰管外,还要仔细观察胰管的分支。有些小胰癌可首先引起胰管分支的局限性扩张,如钩突部胰管扩张。超声内镜因超声探头仅隔胃、十二指肠壁对胰
腺体尾和头部扫描,不受胃肠道气体干扰。所以,可清晰地描出胰内结构,发现早期病变。 3、、3CT扫描
CT扫描可以显示胰腺肿块的正确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但<2cm的胰腺肿块约l//3不能发现影像学改变,除费用昂贵的因素外。CT扫描应该列为目前诊断胰腺癌的主要方法。
胰腺癌的CT图像为:①胰腺肿块呈普遍性或局限性肿块。肿块中心可有不规则的轮廓模糊的低密度区,若低密度区较大,可为肿瘤坏死或液化表现;②癌肿侵入或压迫胆管或胰管时可使其扩张;③癌肿可侵及胰背脂肪层及包绕肠系膜上血管或下腔静脉。
4、磁共振成像(MRl)
MRI可显示胰腺轮廓异常,根据T1加权像的信号高低,可以判断早期局部侵犯和转移,对判断胰腺癌,尤其是局限在胰腺内的小胰癌以及有无胰周扩散和血管侵犯方面MRI优于CT扫描,是胰腺癌手术前预测的较好方法。但价格昂贵。
5、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ERP能同时显示胰管、胆管和壶腹部,对不明原因的阻塞性黄疸很有价值,此外还能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并收集胰液作细胞学检查。但在已有阻塞性黄疸的情况下作ERCP有引发胆道感染的危险,应控制好注入造影剂的数量、速度和压力。
胰腺癌的ERCP影像所见为:①主胰管不规则性狭窄,梗阻,其末端呈鼠尾状截断影;②主胰管侧支破坏、断裂、稀疏和移位;③造影剂外溢入肿瘤区;④胆总管可有包绕狭窄和梗阻表现,如同时有胰管的狭窄和梗阻,则呈双管征。
6、胃肠钡餐检查(GI)
常见的GI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有限。在胰头癌晚期可有十二指肠圈扩大,或十二指肠呈反3形改变。低张GI检查使十二指肠平滑肌松弛,蠕动减少从而利于观察十二指肠粘膜的变化,如纹理紊乱、粘膜中断、壁僵硬等。
7、细胞学检查
目前多主张术前在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抽吸胰腺肿块作细胞学检查,对胰腺癌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其主要诊断作用在于晚期不能手术病人,可以明确诊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也可以在术中应用,并可代替胰腺活检,从而避免因活检引起出血、胰瘘、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根治性手术切除仍是目前胰腺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方法。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是根治性手术的基础,故胰腺癌高危患者应进入胰腺癌诊治绿色通道进行肿瘤标志物、影像学、病理学活检等检查。确诊为胰腺癌的患者应尽早接受根治性手术可切除性评估:可切除者限期接受根治性手术,术后接受包括化疗、放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可能切除者应先接受新辅助治疗,再行可切除性评估;不可切除者直接接受姑息治疗、综合治疗。
杏花岛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专家 健康问答专家
胰腺癌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且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胰腺癌是以恶性程度极高,死亡率高,预后差著称的。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胰腺癌五年内的存活率不超过5%。胰腺癌死亡率高主要因为其发病部位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易发生早期转移,手术根治率低。
对于胰腺癌,目前仍没有什么特效的疗法,以进行手术切除为主。这就要求需要早期诊断。胰腺癌怎样才能检查出来呢?1.影像学检查。CT、超声、超声内镜检查、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X线钡餐造影、选择性动脉造影等。2.穿刺细胞或活体组织检查。3.血、尿、粪的化验。
胰腺癌的首发症状多为腹痛,呈持续、进行性的剧痛或绞痛,服用止痛药难以奏效,必要时需麻醉药缓解。除了腹痛,还可能出现黄疸、消瘦以及常见的消化道症状(恶心、腹胀等等)。晚期多出现腹泻、脂肪泻、低热、腹水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精神症状的改变,例如焦虑、抑郁。
长期吸烟、老龄化、糖尿病、家族遗传因素、性别因素(男性发病率高)、胰腺炎等等都是胰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当本就为高危因素的人群发生部分症状时,就要密切关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检查,进行诊断。
预防上,需要做到戒烟,控制糖尿病,提高自身身体素质,补充叶酸等身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本期答主: 于丁雯 医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