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胰腺癌能活多久?
胰腺癌贵为癌中之王,大多数患者都是到了晚期才发现,通常家属和患者最想知道的是还能活多久。一般医师会说:50%的患者在3到6个月,其实,这是一句自欺欺人的废话!为什么?因为肿瘤的预后不仅与肿瘤本身的局部情况有关,还与患者整个身体状态、内环境和治疗的方案密切相关,家庭社会因素都会影响患者的转归。
先来看肿瘤
如果能进行手术切除,通常在切下肿瘤后,医师会把切下来的肿瘤剖开,并且拿到手术室外给等候的家属看,看上去就是一团灰白色的、略带点奶黄色的疙里疙瘩的肉,胆大的用手摸一摸,会感觉到质地特别硬,似乎一个肿瘤里面处处都长得一样。错了!肿瘤本身就是有强烈的异质性,看起来是一样的肿瘤,里面的每一个肿瘤细胞都存在生物学差异,就如同几十亿人一样,能力、性格、喜好都不尽相同,有研究者从一块直径1cm的肿瘤中,选取了不同部位的9个点,对这些点里面的肿瘤细胞进行基因检测,结果都有很大差异。这些不同特性的肿瘤细胞,有的先天就有抗药物、耐辐射的能力,是打不死的小强;有的狐假虎威,遇强则弱,一杀便死;有些先天不足,竞争不过同伴,自己都会凋亡、坏死;还有些懒洋洋的,常年休眠唤不醒。
再来看诊断和治疗
这与就诊医师团队的医疗水平太有关系了。对于每一个患者来说,首先是能否确诊,通过什么方式来确诊都有选择差异,比如转移性胰腺癌,经皮直接细针穿刺活检、经超声内镜活检还是对转移瘤进行活检,可能因为接诊医师的专业特长不一就有不同的选择,只要是能够获得足够的病理组织来满足诊断要求,就是好的方法。诊断明确了,还会做相关的分子基因检测,为下一步的精准医疗制定方案。因为出现了胰腺外的转移,药物性系统治疗就是主要方法,就目前的医学研究结果来说,化疗仍然是转移性胰腺癌治疗的基石,而且,在全球众多的研究中,已经筛选出了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奥沙利铂联合伊立替康和氟尿嘧啶这样的一线治疗方案,就是疗效最好、相对安全的首选化疗方案。对于体力状态不太好的,选择吉西他滨、替吉奥等单药治疗也是适合的。在给药方法上,一般采用静脉输注,也有通过介入区域性动脉化疗和栓塞以提高疗效和减少药物副反应的。在胰腺癌的靶向药物治疗上,道路十分曲折,还没有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惊喜,我们参与的作用肿瘤干细胞的BBI 608项目,初步的结果还不错,期待最终的数据公布来释疑。如火如荼的免疫治疗初现曙光,免疫与化疗、靶向、放疗的联合都在进行探索性研究,或许是未来能改变胰腺癌治疗的策略。总之,现代的肿瘤治疗不是一个医师的治疗,而是一个相关团队的医疗,也就是多学科诊疗模式(MDT),通过规范的化疗、靶向和免疫等系统治疗,一半的转移性胰腺癌生存时间从6个月到8.7个月,进而延长到11.1个月,已有突破一年的报道了。
还要看家庭、社会环境
一个原本健康的人,突然查出一个胰腺癌,心情肯定比以前任何一次不愉快都要糟糕,从初期的不可能、不相信的排斥,到恐惧、焦虑、失落的心如死灰,再到接受治疗、承受痛苦和煎熬的求生之路,希望和绝望、温暖和孤独常常在一瞬间就转化。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巨著《黄帝内经》就论述了过度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与疾病的关系,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发生在一个温馨家庭的患者,获得的心理支持一般来说要远大于一个冷漠家庭的,因此,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都明显占优。善良、乐观、坚强的人,不仅身体内分泌的善激素会改善免疫状态,而且容易获得周围人群的帮助。在工作中,周俊医师(zhoujun_boshi)发现一个规律:真正信任医疗的患者,看起来似乎傻乎乎的,其实是最容易获得医师护士的额外关怀,医师也愿意冒一些风险、采取一些灵巧的技术去争取更好的疗效。将心比心,信任无价!
像国内外很多医院医院,在我们医院活跃着一群穿深蓝色马甲的志愿者,其中经常来肿瘤科病房拉家常的都是肿瘤患者,曾经脆弱过、绝望过、鬼门关闯过,通过自身的调整、病友的关爱、医护的帮助,他们从一个需要别人帮助的人,转换成为一个帮助别人的人,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来诠释患者的疑虑,教会患者心理、身体护理,疏导医患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误区,带给病区欢声笑语,满满的正能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既然上天要考验,那就来吧,在人间快快乐乐,换一个地方生活有什么大了不得,照样潇洒走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