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发现往往已是中晚期!哪些因素会导致胰腺癌发生?
摘要:胰腺癌诊断后65%的患者6个月内死亡,5年总生存率不到6%。
胰腺是人体中最沉默的器官,其处在腹部左上方,周围被脾胃肝和十二指肠围绕,所以它又被称为人体器官中的隐士,因为这些器官的掩护,导致胰腺癌没有什么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在早期也没有太多症状,一旦出现症状确诊的时候,往往就已经是中晚期了。
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它的伪装,很多人会把胰腺癌的症状误以为是腰肌劳损、胃病、肝胆疾病、糖尿病等引起的,这个阶段的患者其实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能够有手术治疗机会的一般只有20%,从而会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因此,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胰腺癌的恶性程度都被称为癌中之王。
相关数据显示:胰腺癌是唯一一种发病人数与死亡人数接近1∶1的疾病。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成明显上升趋势。胰腺癌诊断后65%的患者6个月内死亡,5年总生存率不到6%。也就是说,得了胰腺癌,只有不到6%的人存活时间有5年甚至更长。
所以,不管是哪种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才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01
哪些因素会导致胰腺癌发生?
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疾病,大多数癌症的发病率都跟日常一切不良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胰腺癌相对生物学特性比其它的肿瘤都要凶猛,一经发现就是中晚期,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健康。
就目前为止,关于造成胰腺癌的具体原因还是没有特别清楚,不过研究发现,胰腺癌的发生跟多种因素相关:
一,遗传因素
胰腺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家庭遗传或者先天性的一些基因都会导致胰腺癌,如果一个家族当中有胰腺癌患者,其直系家属出现胰腺癌的风险会明显提高。
二,不良生活习惯
不仅是胰腺癌,其实大多数癌症都跟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长期饮酒、高脂高糖饮食、大量吸烟,以及长期喝咖啡、暴饮暴食、熬夜、高压生气,经常吃烧烤、狼吞虎咽、肥胖等都会导致胰腺癌发生。咖啡因对胰腺有刺激作用,长期吸烟喝酒会降低人体免疫力造成有毒物质进入血液,高脂高糖食物会削弱胰腺功能。所以,要预防胰腺癌还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对身体有刺激性的食物。
三,慢性疾病
有些疾病也会引发胰腺炎症,进而发展成胰腺癌。如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胰腺结石、肝硬化,以及一些先天性发育异常的胰腺慢性疾病,都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生风险。
胰腺癌的发生绝对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了解了病因之后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胰腺癌目前还没有太有效的早筛检查手段,胰腺癌之所以称为癌中之王,原因之一就是很难早发观。高危人群可酌情考虑CA19-9、CA125、CEA等肿瘤标志物检查结合腹部CT、MRI,而B超也可能有帮助。
不过,还是要了解一些胰腺癌的发生前兆,平时注意身体异常:
1.不明原因的无痛性黄疸;
2.近期出现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而且大于10%;
3.近期出现不能解释的上腹或者腰背部疼痛;
4.近期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持续加重,但胃镜检查为正常者;
5.突发糖尿病而又无诱发因素,比如肥胖、家族史等;
6.突然无法解释的脂肪泻;
7.反复自发性胰腺炎的发作,如果患者是长期大量吸烟者,更应加倍怀疑。
02
胰腺癌要怎么治疗?
如果胰腺癌在早期能被及时发现,并且还没有发生转移情况,可以进行手术期初,术后及时通过辅助化疗等,患者的寿命可以达到5年以上或是更长时间,如果患者病程到了晚期并且发生了转移,那么即使接受了治疗手术,生存期大概就6个月左右。
不过胰腺癌患者能活多久还不能一概而论,患者的生存期通常跟个人情况、疾病的临床分期、心理状态等因素相关,通常胰腺癌预后比较差,经积极治疗,5年的生存率大概是10%~25%。
关于治疗:
胰腺癌主要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及其他治疗,根据疾病分期不同,选择相应的某种或某几种治疗。
1.外科治疗:手术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方法。胰腺癌如果发现时相对比较早期、位置局限,根治性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手术方式包括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胰腺切除术等。出现梗阻性黄疸又不能切除的胰腺癌,可选择胆囊或胆管空肠吻合术,或内镜下放置支架,减轻黄疸,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2.化疗:包括新辅助化疗、术后化疗、局部进展不可手术切除或转移患者的姑息化疗。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吉西他滨(Gemcitabine, GEM)、或氟尿嘧啶类药物(5-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5-FU/LV]、卡培他滨[Capecitabine] 及替吉奥)、奥沙利铂、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等。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单药,或联合用药。
3.放疗:是否放疗需综合评估后决定。放疗必须与化疗联合。无法耐受化疗的患者可尝试单纯放疗。胰腺癌的放射抵抗性较高,并且胰头周围的空腔脏器多,不能耐受高剂量的放射,限制了放疗效果。对于合并远处转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放疗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癌症引起的腹背疼痛。
4.其他治疗: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中医治疗、去间质治疗、支持治疗等。
写在最后:
预防胰腺癌,需要戒烟戒酒,低脂清淡饮食,控制血糖,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对于高危人群,建议从40岁起开始接受胰腺癌的筛查。
*本文原创自来帮忙队长科普号,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今日头条,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留言获取授权。
文章好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