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中之王”——胰腺癌,看消化内镜医生如何对付你
最近,病房里来了位变成小黄人的卢老爷子,老爷子近半个月眼睛开始变黄,小便颜色也变黄,全身瘙痒,但并没有腹痛、发热,所以自己一直没有当回事,直到家人发现老爷子体重急剧下降,这才慌了神,送来医院一查发现胰腺癌已经到了晚期。3公分的胰头肿瘤压迫了胆管引起胆汁排泄不畅,出现了眼黄尿黄。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讲一讲,夺命杀手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组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及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被称为癌中之王,它是所有的恶性肿瘤中生存率最差、死亡率最高的,5年生存率不足5%,绝大多数病人从确诊到死亡一般不超过半年。这位肿瘤君不仅凶恶,而且非常狡猾。胰腺藏在人体上腹部的深处,周围是胃、肠、肝、胆等空腔及实质性脏器,后方是各种血管和神经组织。当它发生病变时,临床表现常常是非特异性的,早期甚至没有任何症状,腹部B超等常规检查一般也难以发现。因此,大多数胰腺癌一经发现往往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
那么,胰腺癌会盯上哪些人呢?
一、遗传因素
胰腺癌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约10-20%的胰腺癌有家族史,如果家族中有2例以上的胰腺癌,其一级亲属罹患胰腺癌的危险性将比一般人群高18倍!
二、长期吸烟
吸烟者患胰腺癌的概率是非吸烟者的3-6倍,吸烟数量与胰腺癌死亡率成正相关。
三、不良饮食习惯
如长期饮酒、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的摄入、长期大量饮用咖啡等。
四、肥胖
当体质指数(BMI)≥35kg/m2时,胰腺癌患病风险增加50%。
五、胰腺的慢性损害
慢性胰腺炎以及糖尿病患者会增加胰腺癌的患病风险。
胰腺癌会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腹痛(易被误诊为胃病)
反复中上腹不适、饱胀、疼痛、厌油厌食、食欲不振,胃药等对症治疗无效。
腰酸背痛(易被误诊为腰肌劳损)
不明原因的腰背部酸痛,晚间出现的背痛,平卧时加重,坐立或俯卧后好转。
眼黄尿黄(易被误诊为肝功能损害)
皮肤巩膜变黄、小便深黄,可伴有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甚至白陶土样便。
脂肪泻(易被误诊为肠炎)
不明原因的难治性或严重腹泻,粪便呈油脂状或者泡沫状,对症治疗后无好转。
血糖升高(易被误诊为糖尿病)
无糖尿病病史者突然血糖升高或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性腹痛或原有病情加重。
消瘦乏力
短时间内出现的显著体重下降、全身乏力。
那么,我们就对胰腺癌束手无策了吗?
如何早期诊断胰腺癌?>>
1、对于有一定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体检筛查,如肿瘤指标(CA199、CEA等)、腹部B超甚至上腹部CT;
2、对于B超或CT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及时进一步检查,如超声胃镜(EUS)、PET-CT等。超声胃镜(EUS)作为消化内镜医生手中的一大利器,可以最近距离观察胰腺,清晰显示胰腺实质、胰腺导管及胰腺周围淋巴结,可以发现一些胰腺的微小病变、鉴别胰腺实质性病变和囊性病变;超声胃镜引导下胰腺组织细针穿刺术(EUS-FNA)可以通过活检病理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大于90%。
早期的胰腺癌应尽早外科手术切除,但大多数胰腺癌在确诊时已失去了手术机会,切除率仅为5-15%。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看消化内镜医生如何大显身手>>
1、经超声胃镜引导细针穿刺明确胰腺病变的病理类型,指导肿瘤科进一步行化疗或靶向治疗。
2、对于已经出现胆管受压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消化内镜医生可以通过ERCP下胆管支架置入或超声胃镜引导下胆道穿刺引流(EUS-BD)解除胆道梗阻。
3、对于胰腺癌侵犯胃肠道引起的幽门梗阻及肠梗阻,可通过内镜下支架置入解除梗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4、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消化内镜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内镜引导下定向植入放射性粒子、射频消融术、在肿瘤内注射细胞毒性药物、免疫制剂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溶瘤病毒H101、P53、5-FU缓释剂等抑制肿瘤的生长。
5、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出现的癌痛,消化内镜医生也可以通过超声胃镜引导下行神经节阻滞治疗(EUS-CPN),也可以一定程度缓解终末期患者的腹痛。
超声胃镜引导下细针穿刺胰腺肿瘤
ERCP下置入胆道金属覆膜支架
对于癌中之王,我们有哪些预防措施呢>>
1、戒烟、限酒。
2、清淡低脂饮食、规律作息,多食用低脂白肉和蔬果等,富含脂肪的红肉(猪牛羊等)少吃。
3、适度有氧运动,运动强度:心率(次/分)=(220-年龄)×(60%~70%)。
4、有胰腺癌家族史、曾患慢性胰腺炎的患者、曾经做过胃大部切除术者、突发糖尿病患者,以上人群都应定期体检。
5、有胰管结石、胰腺囊性病变及其他胰腺良性病变者应定期随访。
晚期胰腺癌虽然预后差、生存率低下,但我们仍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终末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文首的卢老爷子在我们这里先通过EUS-FNA获取病理得到了确诊,紧接着就在ERCP下置入胆道金属支架,黄疸指数从三百多迅速降至八十多,再同时辅以保肝胰酶等治疗,半月后老爷子就顺利出院了。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近年来不断探索对于胰腺癌患者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与肝胆外科、肿瘤科形成了MDT治疗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胰腺癌患者。目前已常规开展的成熟的消化内镜技术包括:
1、对于胰腺癌患病高危人群,利用超声胃镜弹性成像技术(EUS-E)早期诊断小胰癌;
2、超声胃镜引导下胰腺组织细针穿刺术(EUS-FNA)获取病理,鉴别良恶性胰腺肿瘤,使得肝胆外科的手术切除、肿瘤科后续放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更加精准和有的放矢;
3、超声胃镜引导下胆道穿刺引流(EUS-BD)、ERCP下胆管支架置入术打通胆道,迅速解除黄疸,内镜下胃肠道支架置入解除胃肠道梗阻,提高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EUS团队进行超声穿刺
ERCP团队进行胆道支架置入
最后,小编希望大家面对健康问题,都能早点发现,不留遗憾!
文字:李宇新
审稿:庄耘
编辑:陆苑
图片:消化内科,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删
往期回顾:
扫码关注我们
了解最新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