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路有你,虚惊一场的“胰腺癌”
平时工作忙了些,忙里偷闲给大家分享一个有意思的病例!
1个月前急诊来了一个上腹疼痛1天的77岁老年男性,急诊检查考虑轻度急性胰腺炎,入院后安排了腹部增强CT:胰头恶性肿瘤可能性大(6cm);腹部MR+MRCP:胰头囊腺瘤恶变考虑,胆总管及胰管扩张。回顾病史,患者半年前在当地医院行胆囊切除术,当时腹部增强CT:胰头低密度肿块(3cm),伴有胰管轻度扩张;未予处理。既往未有反复腹痛病史。本次住院查肿瘤标记物CA199也轻度升高,结合以上信息,肝胆胰腺外科十六病区医生讨论结论:胰头囊腺瘤恶变或者胰腺IPMN恶变的可能性较大。
问题来了,对于这么大的年龄,体型瘦弱,既往多年水泥厂及砖瓦厂粉尘环境工作史,血吸虫性肝硬化,又合并胰腺炎急性期,如果是因胰腺癌开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除肝移植外腹部最大的手术),手术风险极大,营养及肺功能明显影响术后恢复,术后效果可能也不好,但是胰腺癌不手术或者养一养再手术或者术前化疗(缓解率并不高)的话,就要面临肿瘤继续进展(彻底失去手术机会)、反复的腹痛(这种痛正常人不能理解)、黄疸、吃不进东西等窘境,病人在痛苦中逐渐走向死亡(从发现到死亡多数半年以内)。如果手术成功,患者可以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更甚者,万一切出来的肿块是癌前病变(不是癌,将来会变癌),就意味着既能缓解症状,又能够活到他该有年纪,这是大家都期望的!向家属交待了病情后,家里的子女坚决要求手术,想通过手术解除疼痛,获给老人一个更好的生活质量。
2020.12.08陈徐艰主任医师带领他的医疗组,给患者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所见正如术前想象的样子,胰头及周围组织明显水肿,肿块与周围脏器组织致密黏连,如同肿瘤侵犯,但并未见到腹腔其他部位明显肿瘤转移迹象;手术的难点集中在分离肿块与下腔静脉黏连、肿块与肠系膜上静脉黏连、十二指肠韧带内部黏连。陈主任采用小步慢跑钝性分离,小心翼翼,逐一成功拆弹,切除的标本没有看见明显肿瘤细胞,病理医生凭借多年经验考虑黄色肉芽肿性胰腺炎,伴有胆总管及胰管上皮异性增生。没错,是一个良性疾病伴有癌前病变,家属拿到报告万分欢喜!
那么什么是黄色肉芽肿性胰腺炎(Xanthogranulomayous Pancreatitis,XGP)。简单讲就是极其容易误诊为胰腺癌的胰腺良性疾病,当这个疾病引起患者不适时,仍需要手术去解决问题。中文文献或者度娘尚未见有关XGP疾病的报道,国外也只有零星报道。专业的讲:①XGP是一种以胰腺慢性炎症为基础,伴有以泡沫状组织细胞为特征的黄色肉芽肿形成和重度增生性纤维化的特殊类型的胰腺炎性病变。②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考虑是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③病理特点:大量慢性炎症细胞、泡沫状组织细胞、和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形成的黄色肉芽肿,时常伴有微脓泡形成、多量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性渗出;病变常累及胰腺外与周围脏器发生黏连,类似肿瘤侵犯样改变;免疫组化提示CK9(+)泡沫状细胞及多核巨细胞AAT(+)。④若炎症侵及邻近脏器组织或不能完全排除癌变时,需要手术切除,XGP是良性疾病,一经治愈,不再复发!这个病例,完全与之相符!!
前面提到家属万分欢喜!但陈主任并不觉得轻松,因为手术靠医生,术后还需要在患方及护理部的配合才能尽快康复。患者身体基础条件差,患者还要跨越营养、感染肺炎、多重感染、胃瘫、胆瘘、胰瘘、胃肠吻合口瘘等等一些列难关,这些问题牵一发动全身,都可能最终导致患者死亡。怕啥来啥,患者术后患者精神极差,痰液咳不出,呕吐伴有误吸,肺部感染、深静脉导管感染。为了防止误吸及减少咽喉部刺激及方便咳痰,早早拔出胃管及营养管,然而反复的感染及缺少肠内营养支持,营养一度恶化,大量腹水发生,继发溶血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多重感染,患者每次体温升高,心态就崩溃,在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最终患者营养逐渐好转、腹水消失、呕吐消失、肺炎及感染好转。为了鼓励老人重振康复信心,元旦前夕,我们给病人剪头发以庆重生!!
患者良性疾病伴癌前病变,最终完美康复,皆大欢喜!当回顾老人治疗历程,凶险无处不在,看着老人开心的样子,家属反复念叨:医务人员一路相伴呵护,肿块不是肿瘤,虚惊一场,难以言语表达的幸福和感谢!
感谢吴绍汉医生倾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