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际线后移是冠心病征兆?原来让你“绝顶”的不止是“聪明”,还可能是冠心病……
如今,脱发已经是全民之痛。甚至已经步入社会的90后,也加入了这一队伍。在 70 、 80 后那里,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尴尬问题。
近期,有研究发现,发际线后移跟冠心病有相关性。网友纷纷表示,发际线后移已经让人很难过了,竟然还和冠心病有关,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2017年中国人的十大死因中,冠心病排名第二!然而全国有一半的冠心病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冠心病。
发际线的健康底线:眉上4指宽
正常人的头发总量大概有8万~10万根,每天脱落50~100根。比起发量多少,发际线的高低是衡量脱发与否更直观的方式。
虽然发际线在人的一生中会有微弱改变,但其高度也有健康底线。用手测量的话,正常发际线的高度为眉上距离4指宽,一些天生额头较大的人(俗称大脑门)约为5指宽度。
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宽度不断增加,则可能是雄激素性秃发的表现。
发际线后移和冠心病的关系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致病因素很多,如年龄、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其中体内雄激素异常,也会对冠心病有影响,
雄激素性脱发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额颞部和顶部的脱发,可能与雄激素的作用、相关受体的变异和某些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有关。
此前,《美国医学会会刊》一篇研究指出,不同类型的脱发,对冠心病的发生有不同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顶部脱发。脱发越严重,冠心病、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性越高。
2021年,江苏省人民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研究发现,发际线后移可能预示着冠心病。与不脱发者相比,重度激素性脱发者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1.1倍,过早脱发者患冠心病的风险将增加近1.3倍;脱发状态、严重程度和时间过早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相关。
不过,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不能绝对地认为脱发就一定是冠心病征兆,但仍需要引起重视。
身体出现8个异常要警惕冠心病!
虽然脱发不一定就会得冠心病,但也要引起重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毕竟脱发还可能和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专家提醒,日常生活中出现下列多个现象,应提高警惕:
1
胸部突然疼痛。尤其是左胸部!在运动以后,或者是爬楼梯等体力劳动以后,如果胸部出现疼痛,偶尔伴有出汗,那就要提防是不是有冠心病风险了。
2
心慌、气短、心悸、呼吸困难。尤其是在走路、搬东西等体力活动的时候出现。
3
饱餐、寒冷、看惊悚片时心悸、胸痛。
4
在公共场所/会场,或上楼爬山时,比以前,特别是比别人容易感到胸闷、心悸、呼吸不畅和空气不够。
5
晚上睡觉时呼吸不畅。如果晚上睡觉的时候,枕头放得有点低,就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后才好转,或者把枕头垫高才能入睡,那么也要警惕了。
6
性生活时感到心跳、心急、胸闷或胸痛不适。
7
长期发作的左肩痛,经一般治疗反复不愈。
8
反复出现脉搏不齐,过速或过缓。
冠心病发病因素有哪些?
年龄、性别
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但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发病率高3-4倍。
糖尿病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变进展迅速。糖尿病患者常有凝血VIII因子增高和血小板功能增强,从而加速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和动脉管腔闭塞。
血脂升高
血脂升高,血液粘滞度增加,容易导致血管臃堵,影响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且动脉粥样硬化常见于高胆固醇血症。
吸烟
有吸烟史的比不吸烟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同时被动吸烟也是危险因素。
肥胖
肥胖会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增高,容易并发糖尿病、高血压,进一步加速脂质在心脏和血管的沉积。
家族史
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脂代谢异常家族史的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家族中有在年龄小于50岁时患本病者,其近亲得病的机会可增高5倍。
口服避孕药
避孕药属于外源性雌激素,可导致血压、血脂、血糖异常。
饮食习惯
长期高动物脂肪、高胆固醇摄入,进食高热量食物的人群易患冠心病。
50+岁要注意,四个半小时预防冠心病
50岁后,要重视冠心病的预防。专家提醒,记住以下四个半小时,不仅有益于心脏健康,还可以减少冠心病风险的发生。
1. 每天锻炼半小时
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每天傍晚锻炼半小时有预防的效果。锻炼强度可在正常人群的年龄加心率等于170的基础上,再适当降低到60%~70%即可,以不出现心慌、胸闷为准。
2. 每天午睡半小时
午饭后,胃肠道血液需求增加,心脏本身的需氧量上升,冠状动脉的负荷增大。午睡可以使人体心率减慢,心脏的供血能力下降。但午睡时间不宜长,最好在30分钟左右。
3. 睡前看剧不超半小时
长时间看电视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情绪过分激动,尤其情节紧张、画面激烈、内容过于刺激的节目,会使血液中的儿茶酚胺物质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建议睡前看电视不要超过半小时,睡前半小时内也不要看电视。
4. 泡脚控制在半小时
泡脚过程中,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心率比平时快。如果泡脚时间太长,容易增加心脏负担。建议15~30分钟为宜。
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警惕,适当运动,让冠心病远离自己!
专家介绍:廖新学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医学部主任、心内科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高血压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会长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内科委员会副主委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男性健康分会副主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医师分会常委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大湾区心脏病会协会常务理事
详细介绍:
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与科研工作32年,研究方向为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级科研基金14项,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90篇,其中高水平论文39篇;
主编《高血压基础与临床》、《妊娠期安全用药查询手册》,主译《高血压临床实用指导》,主审《心电图轻松读》,副主编《心血管疾病规范化与个体化治疗》、《内科症状鉴别诊断》。
专家介绍:庄晓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学术任职:
中国大湾区心脏协会委员
中国大湾区心脏协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副主委
中国大湾区心脏协会泛血管医学分会常委
广东省精准应用学会心脏康复分会副主委
广东省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青年委员会主委
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委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心脑血管慢病管理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临床研究学组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医师分会青年医师专业组委员
详细介绍:
擅长冠脉和主动脉瓣膜介入治疗,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中山一院柯麟新星和柯麟菁英人才,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持多项国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参与多项国内外多中心临床研究。
推荐阅读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精彩内容
观看专家直播讲座!
靖心健康客服热线:
400-859-2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