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揭开胰腺癌的神秘面纱
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5年生存率不到10%,被称为癌王。早期胰腺癌临床表现隐匿,导致早期诊断异常困难。如何避免漏诊,关键在于善于甄别早期胰腺癌的蛛丝马迹,不要被它的面纱所蒙蔽,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几点。
胃疼,不一定是胃病
胃位于上腹部正中偏左部位,而胰腺像一片长长的树叶,深藏于胃的后下方。胃主要作用是接纳和容受摄入的食物,并对食物进行杀菌和初步消化;胰腺能分泌含有各种消化酶的胰液,进食后排入到十二指肠,食物与胰液、胆汁、肠液混合后代谢成人体可吸收的营养成份。
所以胃痛除了胃本身病变以外,还有可能是胰腺疾病误诊为胃病。当胃或胰腺有病变时,均可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上腹痛等相同的症状。因此,上腹不适别总以为只是胃病,应做更全面的检查,尤其勿忽略胰腺检查。
血糖高,不一定只是糖尿病
血糖升高首先会被怀疑是患有糖尿病,其实胰腺癌也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30%-50%的胰腺癌患者伴随有糖尿病,也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在几年后被确诊为胰腺癌。
当胰腺组织细胞发生病变后,胰腺分泌功能异常,维持血糖稳定的功能就会遭到破坏,从而引起高血糖甚至糖尿病。胰腺癌引起的血糖升高是短期内的突然升高:一是既往身体健康,突然患糖尿病;二是糖尿病患者血糖突然控制不佳。此类病人,如怀疑胰腺癌,要进一步完善检查,不要被糖尿病的面纱所蒙蔽。
腰背酸痛,不一定是骨科疾病
胰腺根据其位置被归类为腹膜后器官,胰腺后方只有少量的脂肪组织以及脊柱。当胰腺紧靠背部的部位出现癌变,侵犯或压迫腹膜后的神经丛,导致腰背部出现放射性或牵涉性的剧烈疼痛。患者早期在变化体位时,疼痛可能会时轻时重,但随后就会发展为持续性疼痛。这种疼痛感和普通腰椎疾病不同。腰椎间盘突出或腰肌劳损等疾病,患者在疼痛的同时,往往还会伴随活动受限症状;而胰腺癌引发的放射痛,则不会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而且,这种疼痛感并不会随着用药或外敷而缓解。
通常,胰腺癌在出现腰痛症状时,其他症状往往也已出现者。这包括了典型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或上腹部疼痛等。建议应第一时间就医检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越早干预,预后效果也就会越好。
脂肪泻,不一定是肠道炎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分泌器官,当发生胰腺病变时,可能会导致体内胰酶等消化酶分泌不足,不能正常参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而诱发脂肪泻。脂肪泻是胰腺性泻的最突出的特点,患者的粪便量多色淡、呈油脂状或泡沫状。大便次数也会增多,且持续时间较长,病情严重时还可见大便中含有不消化的食物,尤其是未消化的肉类。当出现这类症状时可能是胰腺疾病的一大预警信号。
黄疸,不一定是肝功能障碍
除了肝炎和胆石症外,黄疸还是胰腺癌最常见症状之一,约50%胰腺癌患者会伴发黄疸,特别是胰头癌患者。当癌瘤压迫胆总管,阻塞胆汁排出,胆汁返流经肝脏入血,就会引起无痛性黄疸。对于胰头癌,黄疸可能是其唯一临床表现,且有可能在疾病较早期出现,因此胰头癌比其他胰腺癌更有可能被较早发现。
胰腺癌的黄疸特点是不断加重且无痛感。患者首先眼球巩膜发黄,然后小便颜色变深,大便颜色也会逐渐变淡,同时全身皮肤变黄。黄疸除了表现为皮肤和黏膜黄染,常伴有皮肤瘙痒。当出现黄疸时还伴有上腹隐痛、闷胀等类似消化不良症状或体重减轻等表现,最好先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争取治疗时间。
胰腺炎,不仅仅只是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少数重者的胰腺出血坏死,被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而胰腺癌与胰腺炎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期胰腺肿瘤形成后可直接堵塞胰管或分泌粘液导致胰管的引流不畅,也是形成胰腺炎的重要原因,但由于肿瘤没有去除,胰腺炎会反复发作。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慢性胰腺炎患者有超过30%的几率可能转化为胰腺癌。因此,对于反复发作且原因不明的胰腺炎,要更加重视对胰腺肿瘤的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取得最佳疗效的唯一手段。
来源: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