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就这么凶险!
太痛心,**广播电台副台长**,53岁,于今天夜里三点二十走了,胰腺癌四期极其凶险,从发病就医,明确诊断,多方会诊前后半个月。受不了,泪水长流。
这是今天微信朋友圈里一位熟悉的电台主持人发的消息。让人扼腕叹息的同时,不由得有必要让我们再了解一下胰腺癌。
胰腺癌为什么发病那么隐匿?
为什么号称癌王,那么凶险?
应该改变哪些不良生活习惯,让我们远离胰腺癌?
首先,为什么胰腺癌起病隐匿,往往明确诊断都是晚期。
胰腺生长在后腹膜腔,因而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多无明显症状,而一旦出现明显的消瘦、疼痛、黄疸等症状时,已为中晚期,错过最佳手术时机。
不仅如此,胰腺癌发展速度很快、病死率高,往往从出现早期症状到晚期直至病人死亡,只有几个月时间,这都给胰腺癌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由于胰腺是人体腹膜后位器官,位置很深,被胃和横截层所遮盖。通常的B超检查很难探查到早期直径较小的胰腺肿瘤,即使直径较大的肿瘤,由于受到腹腔气体的影响,有时B超也容易漏诊。
加上早期胰腺癌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或症状不典型,也容易让医生和病人忽视,想不到去做CT或磁共振检查。
那为什么胰腺癌那么凶险,号称癌王?
胰腺癌的凶险,其实关键是因为常常发现都是晚期,生存期短、死亡率高。胰腺癌早期发现率国内仅为5%—7%,在所有癌症中是最低的。几乎一经确诊就为中晚期。因患者往往病程晚、病情重,加之胰腺切除手术本身难度大,接受根治手术的患者,其疗效也不十分理想。
这些因素,使胰腺癌成为常见癌症中治疗效果最差的一种,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
所以有人说胰腺癌的发病率跟死亡率几乎一样,换句话说生存率极低。
为什么胰腺癌早期容易漏诊?
一方面因为胰腺位于后腹膜,早期症状少,不易被常规检查如B超等确诊。另一方面,早期胰腺癌症状常常不典型,容易被误诊为胃炎、消化不良、糖尿病、腰背痛、胆囊炎等。
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特别是向腰背部放射,弯腰缓解的,更要注意。明显的消瘦、食欲不振也是胰腺癌的特点之一。
不明原因的黄疸,常常是胰头癌的重要体征。还有些病人表现为急性胰腺炎、糖尿病等。
胰腺癌是一种富贵病,肥胖、高脂饮食、吸烟、饮酒都是危险因素,而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太大、蔬菜和叶酸摄入不足等等也是诱发因素。一些特殊人群,比如糖尿病患者、慢性胰腺炎、有胰腺癌家族史、胆囊切除术后的病人、长期接触橡胶或汽油的人,都是胰腺癌高发的人群,更要提高警惕。
总之,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远离胰腺癌的关键,尽可能的早发现是提高胰腺癌生存率的最有效手段。
作者:夏军权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主任医师 教授
图片:视觉中国
编辑:孙慧婷 联系:laodu-shazi,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