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男子体检没查出癌症1个月后因晚期胰腺癌身亡
引言
江苏淮安一家单位的员工李先生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没发现啥大毛病。然而,一个月后,他就被确诊患上了晚期胰腺癌,2个月后不治身亡。
李先生的家属认为,负责体检的医院存在误诊、漏诊行为,将其告上法庭。
因腹痛去检查 被确诊得了胰腺癌
2014年8月,经单位组织,李先生到淮安一家三甲医院进行健康体检。
通过彩超检查、蛋白指纹图谱肿瘤筛查等程序,医院给他出具了一份健康体检报告,其中主检报告显示:李先生左肾内极低回声50×45mm,前列腺钙化灶。
一个月后,李先生因腹部疼痛难忍去医院检查,被确诊得了胰腺癌,并且已经到了晚期,还发生了肝转移。
2014年11月,李先生不幸去世。
原本好好的,体检也没查出什么问题,怎么几个月后人就没了?
李先生的事情一经报道,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体检已成为很多人每年必做的功课。曾有不少人认为体检过关了,就代表健康没问题,认为一年内都可以高枕无忧了。
那么,为什么年年体检还会得癌症呢?
健康体检≠防癌筛查
一般的健康体检经常检查的几项指标正常本身不能表示我们身体就是很健康的。
健康体检只是一般性的健康检查,比如血压、血脂等等,通常针对的是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但基本没有涉及到常见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肿瘤。因为健康体检覆盖的范围和侧重点与防癌筛查不同。
没有哪一项检查是全覆盖、万能的,每项检查只能解决某个问题,健康体检结果正常,远不能下结论没有得癌。
防癌筛查是一种更加专业针对性更强的体检方式,目的是早期发现肿瘤,或者发现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对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筛查。
哪些人适合针对性的进行防癌筛查
以下高危人群更应该重视防癌体检:
1、各类肿瘤高风险人群:
如频繁接触致癌物质、有家族病史等。以女性宫颈癌为例,有频繁性生活、多性伴等性活跃人群比其他女性更容易患宫颈癌。
2、肿瘤高发地区的居民:
以广东为例,中山、四会等西江流域鼻咽癌高发,潮汕地区食道癌高发,上述地区居民应定期筛查相应的肿瘤。
3、有吸烟、喝酒、压力过大、过度疲劳等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已被证明是肺癌等多种肿瘤的高危诱发因素。有长期吸烟史的人要注重筛查肺癌,重点做X线胸部正侧位片和血癌胚抗原检查,必要时做胸部CT检查。
4、处于肿瘤高发年龄段即四十五岁以上:
近年来,肿瘤发病已呈年轻化态势,五十而知肿瘤现象屡见不鲜,应该提前防范。(注:本文部分素材选自网易新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早癌筛查服务-常卫清®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