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老师:胰腺癌术后肝转移一例,曾被判活不过3个月,已愈十之七八,被视为奇迹。
阳和散结,冰消雪融
胰腺癌术后肝转移一例
--曾被判活不过3个月,经恩师妙手,
已愈十之七八,被视为奇迹。
左某某,男62岁,湖北某国画院画师。曾做过阑尾切除、胆囊切除手术。
06年9月15日体检发现左肾肿物、胰腺肿物,当即做左肾切除术、胰腺占位切除术,术后病理检验为腺癌。
07年3月18日复查发现肝转移。右叶4处,大小不等,分别为3.8cm x0.7cm、1.0cm x0.8cm,0.5cm x0.4cm,0.7cmx0.4cm。右下肺见一小结节灶,不排除转移。西医建议做介入治疗,否则生存期不超过3个月。
07年4月2日,来灵石恩师处求诊,一诊:面色萎黄灰暗,体瘦,精神尚可,舌淡紫无苔,齿痕。畏寒甚,食生冷瓜果,立觉冷彻心脾。腰困如折,二便调,食纳不香,脉微。自觉病处无所苦,谈笑自如,把生死看得很淡。
恩师诊为:劳倦内伤,痰湿中阻,肾气大虚。
治法:固本消积。
处方:高丽参15g(另煎),漂海藻30g,炙草30g,清全蝎 12只、大蜈蚣3条(研末冲服),白芥子10g(炒研),大熟地30g,五灵脂30g,麻黄5g,紫油桂10g(后5分下),鹿角霜45g,姜炭15g,生半夏75g,生南星10g,制附片45g,茯苓45g,辽细辛45g(后5分下),大贝120g,生姜45g,制附片逐日垒加10g,无上限,至出现瞑眩反应时降低 10g,加水3000ml,文火煮取400ml,日分3次服。连服2月。
抄方心得
舌淡紫无苔乃三阴寒凝,命火不主温煦气化,脾胃中气不能和而致。在恩师论著《经验专辑》中曾详论。
关于无苔舌的主病:凡舌面无苔而干,或中心剥蚀如地图,或舌红如柿,或见裂纹,各家皆主阴虚,但临床所见,不少气虚、阳虚甚至亡阳危证中,也出现这样的舌象。本案即是一则典型。
当时,病情危重,遂舍舌从证,径投助阳解表、回阳破阴之辛热大剂。结果于30小时内累计用附子90g,麻黄、细辛、红参、油桂各30g,在主证解除的同时,舌上生出薄白苔,而且布满津液,裂纹亦愈合。
恩师曾言:我一生所遇此类舌证抵牾的病例,不下200例,全数按主证以相应的方药而愈。经长期观察,凡亡阳之格局已成,兼见阴虚舌者,一经投用四逆加人参汤,少则4个小时,多则1昼夜,干红无苔舌(其中包括部分绛舌)全数生苔、生津。
气虚渐及阳虚而出现阴虚舌者,大剂补中益气汤加附子30g、油桂10g,3剂舌象改观。肺痨、骨蒸潮热而见阴虚舌,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60g,加乌梅、山萸肉、生龙牡各30g,甘温除大热,补土生金,1周而潮热退,舌象亦改变。
一老妇,76岁,右半身麻木,膝以下冷,脚肿不能穿鞋,渴不思饮,漱水即唾。睡醒一觉,舌干不能转动,心悸头眩,难再入睡,脉迟细,舌干红无苔。予大剂人参真武汤,3剂后肿退,寐安,舌上生出薄白苔,津液满口。又予大剂补阳还五汤加附子30g、白芥子10g、全虫3g、蜈蚣 2条,6剂后麻木亦愈。
一女青年22岁,双肺空洞型结核,骨蒸、潮热,半月不退,舌光红无苔而干,遂用丹溪翁滋阴退蒸法,药用龟鳖甲、青蒿、秦艽、芩连一小剂,子时大汗肢厥,喘不能言,便溏脉微,急投张锡纯氏来复汤合大剂参附龙牡救逆汤,半小时得以脱险,舌上生出薄白苔,且骨蒸潮热2月未发。
一友人,45岁,舌中有5分硬币大之光红无苔区,尿热而频,令服知柏八味丸5日不效,无苔区反扩大,且干裂出血,又见齿衄,诊脉沉细,不渴,膝以下冰冷。询知近年异常发胖,又见面色发暗,断为上假热,下真寒,予四逆汤1剂,附子用30g,干姜改姜炭,煎成冷透(因上有假热,故用热药冷服,偷渡上焦之法),于子时顿服,次日诸症均退,舌上生出薄白苔。
一女教师62岁,患干燥综合症8年,先用激素疗法无效。口干无津,饮水愈多,干渴愈甚,终致舌干不能转动。不仅无唾液,亦无涕泪,阴道干皴,大便干结如羊粪球,舌光红如去膜猪腰子,唇干裂,口舌疮频发。
曾服省内及洛阳名医中药数百剂,大率皆养阴增液之类,或辛凉甘润,或养胃阴、存津液,历年遍用不效。
诊脉沉细微弱,面色萎黄无华,四肢不温,双膝以下尤冷。遂以大剂参附汤直温命火,以蒸动下焦气化之根,令阳生阴长,附子通阳致津液,使水升火降,佐以大剂引火汤大滋真阴以抱阳,小量油桂,蜜丸吞服,引火归原,10剂后诸症均退,舌上生出薄白苔,津液满口。
以上举例,可见四诊必须合参,方不致误。
舌诊成为一套完整的学说,是在清代温病学说诞生之后,热病所伤者津液,故在温热疫症、卫气营血的辨证中有特殊的意义。
但在杂病中,则又有种种异常变局,不可一概而论。舌苔的生成,乃由胃气之蒸化。胃虚则蒸化无权,舌苔便不能反应真相。而人身气化之根,在下焦肾中命门真火,此火一弱,火不生土,则胃气虚,金水不能相生,水液便不能蒸腾敷布全身,故舌干无苔。
左季云氏《伤寒类方法案汇参》四逆汤方论中有一段话,道破了阴阳气化的奥妙。其论云:……附子味辛大热,经云辛以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附子致津液,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发前人所未发,盖气能化水也。
明得此理,则对干红无苔舌的主病,便会了然于胸。除温热伤阴之外,则在杂病中阳虚气化不及,津液不能蒸腾上达,便是病根。真武汤能把多余的废水排出体外而治水肿,四逆汤则可以升腾津液,便不是千古奇谈了。
清末蜀中伤寒大家郑钦安氏曾治一唇焦舌黑、不渴少神之疾,断为真阳衰极,不能熏蒸津液于上。郑氏论曰:当知阳气缩一分,肌肉即枯一分(李可按:正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之临证活用),此舌黑唇焦所由来也。
四逆汤力能回先天之阳,阳气一回,津液升腾,枯焦立润。此证辨析入微,启人悟机,疑似真假之间,更是辨证关键。气化之理,全在阴阳二字。一切阴皆是静止的,古人谓之死阴,唯独阳才是灵动活泼,具有生命活力。
阳为统帅,阴生于阳而统于阳。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下焦一点命门真火发动,十二经循行不息,五脏六腑气化周行,生命欣欣向荣。此火一衰,诸病丛生;此火一灭,生命终结。
先天之本肾,生命之本原,所凭者,亦此火;后天之本脾胃,气血生化之源,所凭者,此火。养生若损此火则折寿,治病若损此火则殒命。附子可以致津液,气能升水之理,不可不知。而干红无苔舌亦不尽属阴虚,临证当辨。
纳稍凉则寒彻心脾,表明下焦命门火弱,脾胃不能中和故食纳不香。
腰困如折,腰者肾之府也,此乃肾气大虚之症,患者的心态较好,淡泊生死,病则易向愈。
高年患病,虚者居多,虽有癥瘕积聚,非证实人实脉实,不可轻用攻下。恩师所创攻癌夺命汤治肿瘤,在临证中能受此剂者亦不多见。故恩师常用攻补兼施,如七补三攻等,据正邪之盛衰以立法疏方遣药。
处方为攻癌夺命汤变方合阳和汤。
附子逐日加量 10g,若出现瞑眩反应,则减10g。
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古人留下了宝贵的治疗经验。有一些重病痼疾服药后出现眩晕昏厥、呕吐、腹鸣转矢气、泻秽物等现象,即是瞑眩。
一旦出现瞑眩现象,必有非常之效,是佳兆,乃是身体自我修复的一种特殊现象。出现了此种反应,不必害怕,不必乱动病人,但要预防护理好,避免摔伤等危险。
我随师侍诊,经常接到重症患者服药后出现瞑眩反应的电话,大多几秒钟至几分钟就恢复知觉,之后还呕吐腹泻等持续半天。
师父教导我们,大毒之药要亲尝。我在尝生附子至100g时出现过类似的反应,瞑眩反应与药量大小无关,我的师姐吕英在尝附子时出现过瞑眩反应,附子的用量仅12g。
但不是只有服用附子才会出现瞑吃,暝眩反应亦并非在治疗中只出现一次,或许一日数次,连续或间断多日出现,这种反应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是所有的治疗都会出现。
也不必于轻症小疾亦求其瞑眩,若在治疗过程中没有任何反应,轻松步入坦途,岂非更好。
07年5月4日,二诊:主症悉退,面色灰暗退去大半,已服药30剂,制附片加至395g/剂。守方续用,另外加服固本散,以固先天肾气。
处方:二十头三七200g,高丽参、血琥珀、二杠、血河车、灵芝孢子粉各100g,止痉散50~60,制粉冲服,3g/次,日3次。
07年6月25日,CT复查(检查号132010,07年6月22日),与3月18日对照,肝部较大两处病灶已消,仅肝右叶内1.1cmx1.3cm,右叶顶0.5cm x0.5cm两处,已较前明显缩小,肺部肿物亦消。
该院一些医生于3月份建议做介入,否则生存期超不过3个月,今见不足3月,已愈十之七八,视为奇迹,开始关注中医。
07年6月28日,三诊:患者已无所苦,脉沉缓,效不更方。
制附片从45g始日加10g,已增至465g/剂,守方加两头尖45g。30剂。
07年8月16日,四诊:先后三诊,共服药90剂,制附片加至755g/剂,转移灶4处已消3处。所剩最大的一处由3.8cmx3.7cm已消至1.11cmx3cm,已照常工作2个月,自觉较病前更加精力充沛,体重增加5kg。除作画外,兼任两所老年大学教职,一天工作量超过8小时。
处方:
1. 制附片200g,姜炭15g,高丽参15g(研冲),五灵脂30g,大熟地30g,麻黄5g,白芥子10g(炒研),紫油桂5g(后5分),鹿角霜45g,生半夏45g,生南星15g,漂海藻60g,茯苓45g,大贝120g,两头尖45g,辽细辛45g(后5分),炙草60g,生姜45g,止痉散3~6(冲),加水3000ml,文火煮2小时,取400ml,日分3次服。30剂。
2. 二十头三七200g,高丽参、血琥珀、二杠、血河车、灵芝孢子粉各 100g,川尖贝100 g,五灵脂100g,两头尖100g,止痉散60~100,制粉冲服,3g/次,3次/日。
08年3月31日五诊诊:CT显示肝病灶较前缩小。
食纳佳,精神饱满,上下楼跑步煅炼,体重较前又增,由55kg斤增至68kg,已无病容,正常工作1年多,唯肝部转移灶仍有0.9cm以下之残留,仍以扶正消积为治。
08年5月28日,六诊:周身出现红疹,痒,此属病邪出表之佳兆,守方。
08年7月3日,七诊:守前方。
09年8月24日电话随访,已痊愈,此后经常保持电话联系,状况一直较好。
抄方心得
似此种一身患四种癌症,又康复如此之速者,实不多见。
患者曾跟我说:我身上缺少好几个零件,其性情之开朗可见一斑,他还经常开导其他病友,并推荐求医问药。
恩师言:癌症患者大多是被吓死的,还有就是被误治。此成功案例与心性豁达,淡泊生死不无关系。特志之以为患者之典范!
2009年12月22日,张涵记录并整理
《跟师李可抄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