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治疗大咖应用NK细胞+物理治疗让晚期胰腺癌患者重获新生
最近,我能接送孙女上学了,等天气暖和些,还能恢复跳广场舞,去旅游。这是一年多前完全不敢想象的事情,谢谢刘教授和您的团队!71岁的赵阿姨传来最新拍摄的照片,在她洋溢着笑容的脸上,几乎难辨这是一名晚期肿瘤患者。
进行性消瘦、皮肤黄染、中上腹不适一个月,2023年11月,赵阿姨被送进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入院第二天,她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并已出现肝转移、胆囊阻塞。
俗称癌王的胰腺癌因早期症状难辨、进展速度快、预后极差,许多患者发现即晚期,其中不到一成可接受手术,导致五年生存率不足5%、仅有6至8个月的平均寿命。同时,机体不耐受、药物不敏感等原因也可能堵死患者放、化疗的治疗之路。
赵阿姨就是这样一例典型病例。然而,面对仍抱有强烈求生欲望的患者,东方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干细胞临床转化研究院院长刘中民团队选择放手一搏。试一试,给患者、也给我们自己一次机会!
晚期胰腺癌患者找寻最后一根稻草
去年9月,赵阿姨的家人发现,老人体重减轻、胃口不好,而且身体明显发黄。一开始没太关注,直到住院才知道这么严重。在院内专家会诊后,赵阿姨接受了胆囊切除、胆总管空肠吻合、肝部分切除(含肝左叶1枚转移瘤)手术,医生们向我解释,胆道被瘤子压迫着,胆汁下不来,就成了黄疸。
然而,正是这场手术,几乎下达了死亡判决书。术中探查发现,患者肝脏、腹腔内淋巴结均有转移,难以通过手术完全清扫。赵阿姨素来还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疾病史,治疗团队给予了短暂的白蛋白紫杉醇联合替吉奥化疗方案,仅两个周期,患者就出现了明显的乏力、胸闷、腹痛等副反应。
传统治疗方式均束手无策后,细胞免疫治疗便成为最后一根稻草。东方医院细胞治疗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王悦介绍,针对T细胞的CAR-T、TCR-T细胞疗法近年来被大众逐渐熟识,除了T细胞外,人体中还存在一类特殊的免疫细胞——NK细胞(Nature Killer Cell,自然杀伤细胞)。
顾名思义,它具有天然受体识别、靶向异常细胞的内在能力,对肿瘤细胞具有免疫监测功能。一旦激活,能够直接识别病毒感染细胞或突变的恶性细胞表面相应配体,通过直接裂解、释放穿孔素等方式清除和杀伤肿瘤细胞。王悦说,NK细胞属于大颗粒淋巴细胞,是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既能直接杀死肿瘤、感染细胞,又能间接增强抗体和T细胞介导的反应。
NK细胞回输治疗缓解患者症状
为此,在与赵阿姨及家人进行充分解释并签署知情同意后,刘中民团队为其给予免费同情治疗(compassionate use,也称扩大使用或批准前使用,即尚处于研究阶段的疗法、药物在临床试验外给予患有严重或威胁生命疾病的患者使用),结合病情,定期给予静脉输注人脐血NK细胞及每日一次高压氧治疗,密切随访患者各项指标变化。
2020年,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公布1期临床数据,可以从一份脐血中生产出50剂量的终产品。赵阿姨使用的是同种异体NK细胞回输治疗方案,将脐带血或健康供体细胞作为起始原材料进行制备。因肿瘤患者的NK细胞功能失调,自体的NK细胞体外扩增后回输治疗效果不显著,因此同种异体NK细胞的过继性免疫治疗是更好选择。不过,王悦进一步解释,因该治疗模式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团队密切随访患者的病情及各项指标,根据赵阿姨的病情情况调整同种异体NK细胞回输的频次。
从每三个月一次,目前调整为目前每两周一次,同时针对治疗期间出现的多次转移病灶复发及症状,先后又进行了肝脏转移瘤射频消融术、肝脏转移瘤栓塞术及相应对症治疗。王悦介绍,治疗随访至今,赵阿姨带瘤生存时间已达14个月。最大的改善是疼痛症状减轻了,吃饭胃口好多了,人就有力气,对生活才又有了希望。
据介绍,除了异体、自体NK细胞回输之外,NK细胞还可实现异体冻存剂型、制备成现货型产品等,未来将有望进一步缩短输注等待时间,对承受着疾病身心煎熬的肿瘤患者而言,缩短治疗的等候时间对病情及情绪调适都具有意义。
期待细胞+物理疗法带来癌症治疗革命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NK治疗同时,刘中民团队创新性同时辅助高压氧治疗。在恶性实体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代谢活跃、能量需求大、血管发育不完全等原因,导致其内部氧气供应不足。刘中民介绍,该过程会造成肿瘤乏氧并诱导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促进癌细胞的增殖、迁移等情况,降低肿瘤组织对免疫治疗的响应性。
高压氧治疗对于许多患者并不陌生,但以往大多用于神经系统及创伤治疗,它就像‘新兵’,让细胞更有战斗力。刘中民解释,改善肿瘤乏氧的状态,可能增强肿瘤治疗的效果,高压氧治疗是在高于大气压的压力下施用纯氧,通常介于1.5到2.5个绝对大气压之间,增加组织和血液中的氧气张力。
据透露,除了像赵阿姨这样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外,刘中民团队目前在卵巢癌、前列腺癌等癌种中,尝试为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放、化疗的晚期肿瘤患者采用同种异体NK细胞回输+高压氧治疗。治疗单独的患者很重要,但从中寻找新疗法的意义更重要,未来,或许通过细胞+物理治疗代替传统放、化疗将成为颠覆性的新趋势,让患者无痛苦、尽量无副反应的带瘤生存,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往期回顾
2.中国工程院发布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CAR-T细胞疗法入选
3.美国FDA批准首个间充质干细胞疗法,国内同类产品获批还远吗
7.新方法可促进免疫细胞有效清除衰老细胞,储存免疫细胞可预防重大疾病
8.入选《自然》年度十大人物,中国医者有望推动CAR-T疗法大规模生产
9.海外淋巴瘤患者获得完全缓解 国内CAR-T疗法彰显国际竞争力
[免责声明]
内容系重新编辑后转载,转载目的在于行业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号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