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险个体胰腺癌病变液体活检进展及其健康获益
超声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只能发现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治疗预后不佳。因此,早期发现胰腺癌病变,明确潜在风险至关重要。胰腺癌液体活检成为了最新关注焦点。
阅读文摘
英国伯明翰大学研究人员开展一项全球大规模研究项目,旨在提高胰腺癌高风险个体生存几率。该项目通过监测两种血液生物标记物,了解高风险个体正常细胞和早期胰腺癌变。
胰腺癌:从细胞病变开始,成为致命性癌症大约有十年窗口期,把握住这难得机会,不仅避免患癌,甚至从根本上解除癌变风险。
研究人员认为,鉴别和验证胰腺癌相关生物标记物预计需要3-5年时间,是基于早期合作研究中遴选出来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该项目目标是在未来十年将胰腺癌从目前的5年生存率平均~10%提高至50%。
目前,已有5226名高风险个人参加该项目。预计在全球范围将招募1万名高风险个体(感兴趣参加者,请在微信平台留言)。
研究人员希望最终能够精准回答哪些是胰腺癌风险因素、风险水平以及早期检测方法等。
作为是一项为期10年观察性研究,目前已经看到了初步结果。在六个队列中最大一个队列中,对新发现的生物标志物进行初步评估。所谓高风险队列群体包括家族史、种系DNA突变或囊性肿瘤等。这些是已知胰腺癌高风险因素。
项目首席科学家Dr. Simeone博士表示,评估早期胰腺癌候选生物标志物和共享健康数据,加快了早期液体检测技术的完善和验证。
美国癌症协会预计美国每年至少有6~7万新确诊胰腺癌患者,同期将有大约5万人死于胰腺癌。
鉴于目前尚无成熟且有效的筛查方法,探讨液体活检应用成为了最新聚焦热点。例如,梅奥诊所开展的液体活检方法,早期/I期胰腺癌患者长期生存率预计为70-80%。利用液体活检随访高风险个体可能成为筛查建议方法之一。
根据预测,到2030年,胰腺癌将跃居成为癌症死亡率的第二位,主要风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人口老龄化、不健康饮食、肥胖、糖尿病甚至吸烟等。正如最近刊文人活着是为了吃,吃也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周六讲座|肺癌液体活检新进展和应用前景
肺癌是全球最致命的癌症。确诊肺癌需要影像学和病理检查。近年来,液体活检是另一种微创方法,用于发现体液(血液、尿液、痰和唾液)中肺癌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癌细胞释放cfDNA、ctDNA、外泌体、miRNA、circRNA、CTC和DNA甲基化片段等,可以作为高风险筛查、临床诊断、预后和预测治疗反应等。
哪些知识信息是患者和家属应当了解的?患者如何从液体活检监测中获益?哪些可能是医生忽视的细节问题?
对比液体活检在胰腺癌高风险群体和肺癌高风险群体中早期筛查获益及问题
12月2日(周六上午10点)腾讯视频在线:微信报名参加:GlobalMD2020
关注我们,获取生物医学前沿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