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癌中之王”——胰腺癌,可以介入治疗吗?

“癌中之王”——胰腺癌,可以介入治疗吗?

admin5天前皮肤科2

认识胰腺癌:癌王 的恐怖之处

在谈癌色变的今天,胰腺癌以其极高的恶性程度,被人们冠以 癌中之王 的可怕称号。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它一系列令人胆寒的特性。

从恶性程度上看,胰腺癌可谓一骑绝尘。胰腺特殊的解剖位置,深藏于腹腔内部,周围血管、神经丰富,一旦癌细胞开始生长,就如同疯狂的侵略者,迅速向周围组织和血管发起进攻。而且,它还极易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早早地发生远处转移 ,使得病情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

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得如同隐匿在黑暗中的幽灵。不少患者在疾病初期,仅会有一些类似消化不良、腹部隐痛、轻微乏力等看似平常的表现。这些症状与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极其相似,很容易被患者忽视,甚至连经验不足的医生也可能误诊。等患者出现明显的腹痛、黄疸、体重急剧下降等典型症状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据统计,约 80% 的患者在确诊时就已处于中晚期,错失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

由于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治疗难度极大。手术切除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但对于胰腺癌来说,由于肿瘤位置特殊,周围血管、器官复杂,很多患者在确诊时肿瘤就已经广泛侵犯周围组织,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即便少数患者有机会接受手术,术后的复发率也相当高。而化疗和放疗对胰腺癌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治疗效果有限,还会给患者带来如恶心、呕吐、脱发、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

胰腺癌的预后极差堪称 癌王 最致命的特点。相关数据显示,胰腺癌患者总体 5 年生存率不足 10% ,如果不进行任何治疗,患者的自然生存期仅 1-2 个月。即便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一年生存率也仅在 40% 左右。大部分患者在确诊后,生命快速走向终结,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介入治疗:胰腺癌的治疗新希望?

面对胰腺癌这个 癌王,传统治疗手段往往力不从心。那么,介入治疗能否成为胰腺癌患者的新希望呢?

胰腺癌介入治疗是一种借助影像设备,如 X 射线、超声、CT 等的引导,通过穿刺或插管等方式,将治疗器械或药物精准送达胰腺肿瘤部位,从而实现对肿瘤进行局部治疗的方法 。它就像是一位精准的 刺客,直接针对肿瘤发起攻击,避免了对全身正常组织的大面积伤害。

常见的胰腺癌介入治疗方式主要有血管内介入治疗和血管外介入治疗 。

血管内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动脉灌注化疗和动脉栓塞治疗。经动脉灌注化疗的原理是,医生通过导管将高浓度的化疗药物直接注入为肿瘤供血的动脉,使得肿瘤组织局部药物浓度大幅提升,从而更有效地杀死癌细胞,同时又能减少化疗药物在全身其他部位的分布,降低对身体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动脉栓塞治疗则是通过向肿瘤供血动脉注入栓塞剂,将血管堵塞,切断肿瘤的血液供应,让肿瘤细胞因缺乏养分和氧气而 饿死。

血管外介入治疗常见的有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等消融治疗方式,以及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射频消融是利用射频电流产生的热量,使肿瘤组织温度迅速升高,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微波消融则是通过微波的热效应来破坏肿瘤组织。冷冻消融是采用超低温使肿瘤细胞冻结、破裂,进而死亡。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将放射性粒子直接植入肿瘤内部,通过粒子持续释放的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

对于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介入治疗是一种重要的选择。比如,当肿瘤侵犯范围较广,与周围重要血管、器官粘连紧密,无法通过手术完整切除时,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经动脉灌注化疗和动脉栓塞治疗可以控制肿瘤的生长速度,减轻肿瘤负荷;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传统化疗和放疗的患者,介入治疗的局部治疗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患者出现因胰腺癌导致的梗阻性黄疸时,可通过介入手段进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或放置胆道支架,以疏通胆道,缓解黄疸症状,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身体状况。

介入治疗效果:缓解痛苦还是治愈可能?

介入治疗在胰腺癌的治疗中确实能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更侧重于缓解患者痛苦、控制病情进展,而非完全治愈。

在缓解症状方面,介入治疗有着出色的表现。对于因肿瘤压迫胆管导致梗阻性黄疸的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或放置胆道支架这两种介入手段,能迅速打通堵塞的胆道,让胆汁顺利排出,黄疸症状随之减轻。患者的皮肤和巩膜黄染逐渐消退,尿液颜色变淡,肝功能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明显提升 。

当胰腺癌引发剧烈疼痛时,介入治疗同样可以大显身手。通过神经丛阻滞术,能够精准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这种方式避免了长期大量使用止痛药物带来的诸如恶心、呕吐、便秘、成瘾等副作用,让患者能相对舒适地度过治疗期。

在控制癌细胞生长速度上,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经动脉灌注化疗和动脉栓塞治疗功不可没。经动脉灌注化疗,将高浓度的化疗药物直接送达肿瘤供血动脉,使肿瘤组织被高浓度药物包围,对癌细胞进行强力杀伤;动脉栓塞治疗则切断肿瘤的 粮草 供应,让癌细胞因缺乏营养而生长受限。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接受这两种介入治疗的患者,肿瘤生长速度明显放缓,部分患者的肿瘤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小 。

在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方面,介入治疗也展现出一定的潜力。虽然胰腺癌总体预后不佳,但对于那些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患者,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与传统的化疗、放疗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的恶化。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部分接受介入联合其他治疗的患者,生存周期相较于单纯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有所延长 。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介入治疗尚无法完全治愈胰腺癌。胰腺癌的高度恶性以及易转移、复发的特性,使得彻底清除癌细胞极为困难。即便通过介入治疗暂时控制了局部肿瘤的发展,癌细胞仍有可能在其他部位潜伏、滋生,导致病情复发。

介入治疗优势:相比传统治疗好在哪?

与手术、化疗等传统治疗方法相比,介入治疗优势明显。创伤小是其突出优势之一。传统手术往往需要进行较大的切口,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的损伤,术后恢复时间长。以胰腺癌手术为例,手术过程中需要切开腹部,对腹腔内的器官进行操作,创伤较大,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恢复过程较为痛苦。而介入治疗则是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通过微小的穿刺创口将治疗器械或药物送达肿瘤部位,如经皮穿刺插管,体表创口仅有几毫米,大大减少了对患者身体的损伤,术后恢复也更快。

介入治疗恢复快的特点也为患者带来了福音。由于创伤小,患者在介入治疗后身体恢复迅速。一般来说,介入治疗术后患者 12 小时左右即可下床活动,3-7 天便能出院,能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而传统手术患者术后通常需要住院观察较长时间,恢复正常活动也需要数周甚至数月。

介入治疗在局部控制肿瘤方面效果显著。就像前面提到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经动脉灌注化疗,能够将高浓度的化疗药物精准地输送到肿瘤局部,使肿瘤组织周围的药物浓度远远高于传统静脉化疗,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强。同时,动脉栓塞治疗直接切断肿瘤的血液供应,让肿瘤细胞难以获取养分,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而传统化疗药物通过全身血液循环到达肿瘤部位,在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相对较低,对肿瘤的控制效果不如介入治疗直接和显著。

介入治疗的全身副作用小。传统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身体正常细胞产生较大的损害,引发恶心、呕吐、脱发、肝肾功能损害、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有些患者因无法耐受化疗副作用而不得不中断治疗。但介入治疗是局部治疗,药物主要作用于肿瘤部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药物量较少,对身体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影响相对较小,患者出现的副作用也相对较轻,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不得不关注的风险:介入治疗的另一面

如同任何治疗方法一样,胰腺癌介入治疗并非毫无风险,它也存在着一些可能的并发症 。出血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穿刺插管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血管,导致局部出血,严重时可能引发腹腔内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介入治疗还可能引发感染。由于操作是在有创的情况下进行,细菌有可能趁机侵入人体,引起穿刺部位感染、腹腔感染,甚至出现更为严重的败血症 。

栓塞相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动脉栓塞治疗时,栓塞剂有可能脱落并随血流流向其他部位,造成非靶器官的栓塞,影响相应器官的功能。比如,当栓塞剂进入肺部血管,可能导致肺栓塞,引发患者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血管痉挛和动脉穿孔也是介入治疗中潜在的风险。在导管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刺激血管,引发血管痉挛,影响血液正常流动。而如果操作不当,导管还有可能穿破动脉,导致严重的出血和其他并发症 。

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前,必须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全面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医生也会依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如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肺功能等,对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从而制定出最为适宜的治疗方案 。

如何抉择:是否选择介入治疗

胰腺癌患者在面对介入治疗这一选项时,往往会陷入迷茫与纠结,不知该如何抉择。其实,介入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胰腺癌患者,在决定是否采用介入治疗前,患者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患者的身体状况是首要考量因素。年龄较大、身体较为虚弱,且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如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能无法耐受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创伤和应激反应。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心肺功能、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各项指标,以判断患者是否具备接受介入治疗的身体条件。

肿瘤的分期和具体情况也至关重要。早期胰腺癌若能通过手术完全切除,手术治疗通常是首选,因为手术有更大的治愈可能性。而对于中晚期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介入治疗可能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但如果肿瘤已经发生广泛的远处转移,介入治疗可能只能起到有限的缓解作用,此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治疗手段或姑息治疗方案。

患者的个人意愿和生活质量需求同样不可忽视。有些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希望在治疗过程中尽量减少痛苦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可能更符合他们的需求。而有些患者可能更倾向于积极尝试各种治疗方法,追求治愈的希望,即便治疗过程可能较为艰辛,也愿意全力配合。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全面检查,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自身病情以及介入治疗的利弊,在医生的专业建议下,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决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43925

““癌中之王”——胰腺癌,可以介入治疗吗?” 的相关文章

太秃然女青年脱发警惕多囊卵巢

太秃然女青年脱发警惕多囊卵巢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脱发已经成了不少压力山大的年轻人的标配。不过,有一种年轻女士的脱发并不简单。可能与妇科一种内分泌疾病扯上关系。 脱发可分为正常脱发和异常脱发,即生理性脱发和病理性...

自用防脱洗发水测评!不吹不黑!不拉踩

自用防脱洗发水测评!不吹不黑!不拉踩

资生堂FINO洗发水 ¥46 闲来无聊,说说最近使用的一款洗发水的心得吧色购于:tb做活动,水十护发素两瓶86,比平时购买要...

严重脱发自测法

严重脱发自测法

秋季天气干燥,不少人发现自己的头发更容易掉。有些脱发属于正常的新陈代谢,但有些就属于严重脱发了,需要进行干预。 推荐一个判断有无严重脱发的办法: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头发根部轻轻捏住...

一张图片证明脱发多严重

一张图片证明脱发多严重

《一张图片揭示脱发之重》 一、脱发现象日益普遍 脱发问题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受到影响。 青春期,荷尔蒙水平波动较大,部分人会出现暂...

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分级及鉴别诊断(中)

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分级及鉴别诊断(中)

上一篇文章提到《一文读懂雄激素性脱发(上)》,今天就跟大家具体讲讲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分级及鉴别诊断。 临床分级 1、Hamilton—Norwod分级(男性)和Ludwig分...

总是掉头发?5种营养在作祟?是假的吧?别错过真相!快看!

总是掉头发?5种营养在作祟?是假的吧?别错过真相!快看!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有没有觉得梳子上的头发越来越多,洗头时总是掉发?在网络上流传着各种关于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