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药期间,你了解什么食物要“忌口”吗?不然白喝了!
今天患者来找我开中药,问我吃了中药后,在饮食上有没有需要忌口的食物呢?老中医回答你,是有的,如果不在意的话,会影响药效,甚至还会出现不良反应。
中医药材来源大自然,在疾病治疗和调理身体等方面它都有独特的作用,所以大多数朋友喜欢用中药调理身体。
部分中药不仅是一种药材,也是一种食材,所以中药讲究四气五味。不是每一种中药材都有忌口,但中药辨证论治时需要忌口,不然会影响药物疗效。
那我们吃中药时应避免哪些食物呢?
看药的性质、特点、确定忌口
皮肤病患者,喝药期间忌:鱼虾、鹅肉,因为鱼虾、海鲜富含蛋白质,鹅肉属于粗纤维肉,过敏性体质者最容易对这两种物质过敏,所以忌食。
口苦咽干、大便秘结、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忌:食多糖、高脂、辛辣的食物。
脾胃虚寒、手足冰凉、血压偏低、大便溏薄的患者要忌:西瓜、冬瓜、生梨、蜂蜜等寒凉、滋腻的食物。
畏寒发热、头痛心烦、便秘尿黄、疥疮、肿瘤的患者:忌食竹笋、豆芽、韭菜、茄子及海鲜类食品。
改变药物药性的食物 不同的中药,药性不一样,忌口的食物也有很大差异
活血化瘀类的中药时,不能吃酸冷食物、鱼肉和蚕豆等。
化湿类的药物时,不能吃生冷瓜果、猪肉以及糯米等难以消化的食物。
清热的中药时,应远离辛辣刺激性食物,包括葱姜蒜、花椒、胡椒和香烟以及酒等。
温和中药时,不能吃生冷食物。
同时服用后诱发其他病变的食物
有些食物单独吃没事,不过跟某些中药材合用的话可能会诱发疾病。比如,何首乌和帝皇等不能跟萝卜同时服用,由于萝卜可影响这两种中药材的药效,而且会损耗精血,导致头发早白。
影响药物吸收的食物
油腻类食物
比如熏肉、动物肥肉和油条以及油炸等,这些食物难以被摄入。在吃药期间饮食口味变重,就会影响药物吸收,所以吃药时需要注意饮食清淡。
发物
会诱发疾病或让疾病恶化的食物为发物。猪头肉,鹅肉、及羊肉等,容易导致上火和长疮。鱼虾蟹类和贝类食物易导致过敏性疾病,所以喝中药期间最好别吃发物。
浓茶
喝中药期间不喝浓茶,因为茶汤中含太多鞣酸,鞣酸会跟生物碱产生难以溶解的沉淀物。部分中药中含有生物碱,这是其主要有效成分,比如麻黄、黄柏、元胡以及黄连等。
服用中药时喝浓茶,会产生沉淀,影响药效的发挥。茶叶中也含有鞣酸,这种物质有收敛作用,会阻碍身体吸收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所以服用党参、山药以及人参等补药后不能喝浓茶,不然会降低补药药效。
中药服用方法
空腹喝中药有时也会伤胃,特别是寒凉的中药。不同药性的中药,讲究不同的服药时机。
中药的服用时间分为:饭前服、饭后服、餐间服、睡前服、隔夜服这五种。可以在医生开完处方以后咨询,中药到底是哪一类服用方法。
饭前服
在饭前一小时或者半小时前喝药。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使药性容易下达,治疗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肠道疾病。
因为在胃空状态下,药液能直接与消化道黏膜接触,较快地通过胃入肠,从而较多地被吸收而发挥作用,不致受胃内食物稀释而影响药效。
饭后服
在饭后十五分钟到半小时分钟服药。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
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药,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黏膜的损害。
餐间服
在两餐之间服用药物,这样可以避免食物对药物产生影响,治疗脾胃病类。
睡前服
在睡前十五分钟到半小时分钟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以及有积滞、胸膈病等,服药后可以仰卧。有头、口、耳病等,服药后可以不躺枕头。
有左右两肋病症时,服药后应按药性的升降作用选择睡姿,如药性升发,应选择健侧卧,如药性沉降,应选择患侧卧。
隔夜服
主要是指驱虫药,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值得注意的是,急性重病应不拘时间尽快服药或频服(每隔1-2小时服一次),慢性病则要按时服药。
总之,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以尽量发挥药物的预防、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为原则。
中药它最主要的功能是可以进行很好的调理作用,它虽然不如西药见效快,但是中草药对人体的伤害是非常小的。通过扶助正气、抵御外泄的方法来提升机体的免疫力,以抗病驱邪、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