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中药,可能出现6大副作用,患者不了解或有健康隐患
中药在滋补、治病、调理等方面是确实有效的,发挥了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作用,在老一辈人印象里,传统中药远比现代化学药物用得放心,认为中药是纯天然、无毒的。但中药界有句警言——是药三分毒,说出了用药的严谨性、复杂性和风险性。
是药三分毒,大致包含了一正两辅三层意思: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b1be1622a3d5430fb3fa2cfb98f1921e~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9277259&x-signature=021onmhX5LvZQF%2Fbqnw5tw44SK8%3D)
一个是正本清源,凡是药物都有副作用,不要乱配乱用乱吃,私做主张,否则贻害无穷。
一个是因人而异,不同的人用同一种药物,同一个人用不同的配方,都要谨慎,用药如用毒。
一个是辨证论治,每个患者的体质、病症、病史各不相同,用药要发挥不同效力,趋利避害。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4dd9cc1cb6ab4a05bf874fffe75d779d~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9277259&x-signature=uuT8RN6Vm%2BcLJQmY0nDYzhJ53ok%3D)
药物三分毒如何理解,它究竟说的是毒性,还是副作用,或是不良反应?
很多人认为,毒性=副作用=不良反应,这个用来理解中药不太准确。
中药的三分毒,具体出处有三个:
1、《神农本草经》,流传至今的上品、中品、下品的说法。上品在养、中品在调、下品在治。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2d5cda6babc3419ebc95016ec9519b6b~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9277259&x-signature=fROhX%2FrmfMdeN4TtlNpOScu8J08%3D)
2、《黄帝内经素问》,把中药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种,在用药上有详细表述。
3、《诸病源候论》,在前两部著作基础上,对百余种常见有毒中药进行论述区分,提出凡药皆是毒,大毒之药,皆能变乱、遗祸、害人。
所以,正确认识中药,要在了解其来源、产地、历史、品种、配伍、用途等基础上,对副作用、毒性、不良反应等要有一定认识,药切不可乱用乱吃。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f7dbc6cb962b47098d827ab4edb831c8~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9277259&x-signature=sRyz6%2F438v8Cn03pxyKSGhLjUDU%3D)
1、如何理解中药的毒性?首先毒=药,毒性是药物的偏性,无论单药还是配伍,都可用寒热、刚柔、强弱、急缓等药性要扶正固本祛邪,恢复阴阳平衡。
2、如何理解中药的副作用?首先吃中药会引起人体多种反应,有的是医生和患者希望看到的,如泻下药的泻,催吐药的吐;有的则是不愿看到却出现的,如用大黄活血化瘀时,出现腹泻的情况就属于副作用。
有的人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这是危险的,解决办法是合理辨证,谨慎用药,在配伍、炮制、煎煮、服用量和时机上进行认真研究。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be4dc67047d04d82bbf50f5e37ada7bf~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9277259&x-signature=YNJsVxgIs4U6jZda%2BmvDPVJuHz4%3D)
3、如何理解中药的不良反应?首先它是治病期间不希望出现的情况,和副作用有相似之处,如果方证不合、用药适当、药性弄错、药品有假、辨证不明等,均会引起依赖性、成瘾性、致畸致癌和突变等问题。
所以,描述中药的用药带来的影响,平时用副作用来表示,可能更好一些。
为什么要花大量篇幅认识副作用及不同的区别?主要是一些患者需长期吃中药,时间上至少3个月以上,多的长达3年以上,剂量上有大方、复方,需认清用药目的;病种上多见于肿瘤、免疫力低下、慢病和体表疼痛等病症;多见于有浓重的药味,面色不是蜡黄就是病态的白。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238aa36b931a40d5969ea6550c60dfd5~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9277259&x-signature=BHer9rtuHvv%2B18HPxw6PRlBAlB0%3D)
中药能不能长期喝,要搞清3个基本问题:
1、中药看谁来开,如果是中医高手调理和治疗,药方有讲究,配伍有门道,把副作用的因素最大剔除,这是可以长期喝的,但实际上,现在好的中医比较少了。
2、中药并非没有副作用,好的中医会把副作用扭为正向作用,或通过对症、剂量控制,把副作用往小里调整,患者基本感受不出来。
3、中药长期吃一定要有长期吃的原因,吃的过程中需观察副作用有多少、是否变严重了,而不是身体出现异常仍坚持吃,还认为是排毒。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5e6a584ad403413488278bc52530c632~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9277259&x-signature=3zEczoqpiIB81fpStqB9bOkTocs%3D)
中药长期喝,可能会有哪些副作用?多见于6个方面:
一是肝,这是许多中药在人体必经的关口,有的中药成分含有损肝类生物碱,或干扰胆红素代谢,或直接伤害肝细胞,人的面色、尿液、皮肤、眼睛能看出一些端倪。
二是肾,这是中药成分在人体必排出的地方,有的成分对肾小管、肾间质有直接破坏,或引起晶体沉积,出现蛋白尿、尿量异常、浮肿等问题。
三是胃,影响胃的蠕动、胃酸分泌,引起食欲不好、体重下降等。
![](https://p26-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c26d6e62613d47cd904083d96e74b7e7~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9277259&x-signature=znls9okWgbjDQUSR5q6K%2FlCJEnM%3D)
四是神经,主要是一些重金属药物成分对中枢神经影响不小,出现耳鸣、心悸、睡眠差、心情不佳等表现。
五是血液,主要是有凉血作用,干扰造血功能,引起内出血,干扰凝血酶的作用,等等。
六是骨骼,引起骨骼大量营养成分逐步流失,如同水土流失一般的骨质疏松,多见于中老年人。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84820a7769946269d7ccc5a81002f3d~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9277259&x-signature=Y2e18fpvvb4sgnNawyVtcViN7nI%3D)
既然部分中药存在这些副作用,为什么中医还敢用,经常用,不怕副作用吗?中医用药有几个秘密武器:
一个是剂量有讲究,多了就有副作用,少了达不到治病效果。
一个是疗程有讲究,要求中病即止,吃药不必尽剂,长期服药则吃一周、停两三天。
一个是蒸煮配伍有效消除副作用,有的中药本身有毒,经过配伍和合理蒸煮,就可减少毒性,副作用就少了。
一个是六种途径的制约,给副作用下紧箍咒:相杀、相畏、饮食禁忌、妊娠禁忌、使用药引、用量用法限制等。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9d7cf5eb19674dc6b3d7ef92b98e34d7~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9277259&x-signature=Y47X%2BGNNcnpDn%2BKA6tLx0q9lT5Q%3D)
但实际上,一些人长期吃中药,病未见好转,反而出现新的问题,多见于5个错误操作:
1、治病急于求成,中药剂、中成药不论品种,混在一起吃,伤肝、胃、肾。
2、吃药按要求来,但没想过改变错误生活习惯或生活方式。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269064409e694427b361223c595800b0~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9277259&x-signature=g1DM79Wx7jT8kHP3V26Sp%2F5oO4g%3D)
3、自作主张,自己给自己加药或减药,结果药效受到严重干扰。
4、吃药不讲究时间,不知道忌口,或经常漏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5、不知道自己要吃多久,也不向医生反馈情况,结果过量了。
总之,中药是治病纠偏,扶正固本的好帮手,长期用药要注意严格遵医嘱,认真搞好病程管理,储备一定的中药常识,最大限度防止副作用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