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失眠,用三种草药泡水喝就能快速入睡?靠谱吗?
话说晚上睡不着,白天醒不了,这话搁谁听了都扎心。
如今失眠成了不少人的家常便饭,尤其是年轻人,刷手机刷到半夜,脑子里翻来覆去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事儿,眼睛睁得像铜铃一样,愣是睡不着。再往年纪大点儿的人,躺下了倒是困,可一闭眼就开始数羊,数到天亮也没个结果。
于是有人说:喝点中药草泡的水,三两天就能睡得香,这事儿靠谱吗?今天咱就掰扯掰扯。
其实这种说法在坊间传得挺玄乎,尤其是一些养生博主,动不动就煞有其事地推荐什么酸枣仁、百合、茯苓泡水,说是喝了能秒睡。但你细想想,咱从小到大听的那些偏方,真有那么神奇?听着好像挺靠谱,细琢磨又像个玄学。别急,咱慢慢聊。
先说说失眠是个啥毛病。失眠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睡不着、睡不深、睡不够。有的人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有的人半夜老醒,一睁眼就再也合不上;还有的人早上天没亮就醒了,醒了就再也睡不回去。
更惨的是,有些人明明睡了七八个小时,第二天还是浑身没劲,像没睡一样。大伙儿可能不知道,失眠已经成了全球性健康问题,据权威调查,中国有超过3亿人受到失眠困扰,也就是说,十个人里头,差不多就有三个人夜夜难眠。你说这事儿闹心不闹心?
失眠不光让人白天没精神,长期下去还真能出大问题。研究早就表明,长期失眠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增加30%以上,什么高血压、冠心病、脑梗,都会跟着找上门来。
再加上睡眠不好,大脑没法修复,记忆力、注意力全都下降,甚至还可能诱发抑郁、焦虑。你看,睡不着觉可不是小事儿,拖得久了,身体和心理都吃不消。
接下来咱就说说,喝草药泡水治失眠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先说答案吧,靠谱是有点靠谱,但也不能光指望它。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失眠的原因可是五花八门的,不是喝点草药泡水就能一锅端的。
有人失眠是因为肝火旺,整天急躁易怒,晚上脑袋像装了个风火轮,停不下来;有人是脾胃虚弱,吃东西不消化,夜里肚子咕噜咕噜不安生;还有人是心肾不交,白天累得不行,晚上却怎么都静不下来。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用药自然也不一样。像那些广为流传的万能草药方,多半是针对某一类失眠症状的,真要一概而论,那就是吹牛了。
咱再具体看看那些常提的草药。酸枣仁,中医里确实用它来安神助眠,它能养心、补肝,适合那些心里焦躁、容易做梦的人;茯苓,是健脾利湿的好东西,对那些脾胃不和、心神不宁的人有帮助;百合,润肺安神,针对那些心烦气躁、阴虚火旺的人还行。
单看这些药材,确实是有一定的助眠作用,但问题是,这些草药并不是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中药讲究调,而不是治,它需要慢慢发挥作用,想靠它一喝就睡,那是痴人说梦。
更重要的是,中药讲究辨证,得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来开方子。像酸枣仁,有些人喝了确实有效,但如果你是脾胃虚寒的人,喝多了只会拉肚子;百合虽然好,但过敏体质的人可能会不耐受;至于茯苓,湿气重的人用着合适,可如果本身湿气不重,反而会把身体搞得更虚。所以说别看这些草药听起来无害,用错了也能出乱子。
说到这儿估计有人要问了:那我到底该怎么办?总不能一直数羊吧?其实失眠的治疗和调理,得讲究个综合手段。咱总结一下,无非是三个方向:调整作息、心理干预、必要时用药。
首先,调整作息是重中之重。别再熬夜刷手机了,睡前一小时远离电子屏幕。咱们的身体有个生物钟,晚上该睡觉了,手机屏幕的蓝光会干扰大脑分泌褪黑素,让你更难入睡。其次,养成固定的作息时间,哪怕睡不着,也要按时上床,按时起床,久而久之,生物钟就能调回来。
然后是心理干预。很多失眠的人,其实是因为心里事儿太多,整天胡思乱想。这个时候,不妨试试放松训练,像深呼吸、冥想、肌肉放松法,这些方法虽然听起来老套,但对缓解焦虑、放松心情确实有帮助。
最后就是用药了。中药虽然不能一喝就灵,但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服用确实能起到调理作用。如果失眠严重,还可以考虑西药,比如短期服用一些助眠药物,但一定要遵医嘱,不能自己乱吃。
说到底,草药泡水治失眠这事儿有一定道理,但它只是调理的一部分,不能指望它包治百病。失眠是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生活习惯、心理状态、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入手,才能真正解决。大伙儿可别听信那些喝了立刻见效的吹嘘,毕竟,健康这事儿,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权威参考资料:
1.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
2. 《失眠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
3. 《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