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一首词25种中药,冷门又唯美的药名何以入诗词?
在浩瀚的中医药学宝库中,每一味中药都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自然的馈赠。
有许多药名不仅冷门独特,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蕴和自然之美。这些名字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还常常与古诗词中的意境相契合。
比如,辛弃疾的《满庭芳·静夜思》。
这首词中,辛弃疾巧妙地融入了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硫黄、柏叶、桂枝、苁蓉、水银、连翘、半夏、薄荷、钩藤、常山、缩砂、轻粉、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等25种中药名,不仅描绘了静谧的夜晚和精致的室内环境,还通过中药名的意象传递了词人内心的离愁别绪。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axegupay5k/e8926b89af544765acd72ab4d60d565a~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9306357&x-signature=LMLZ4F5dcGsUaSLqy7vpL9JjVzQ%3D)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充满魅力的诗词世界,探索那些好听的中药药名背后的故事与韵味。
紫菀(Zǐ Wǎn)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b6dc63a4d67e4c47b28ccc0e1ef66b03~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9306357&x-signature=ajXUbADESGXG7O%2Fv6pJuA%2F1gsbk%3D)
紫菀,其名如同深邃的紫色花朵,给人以幽静典雅之感。紫色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贵与神秘的象征,而菀字则寓意着茂盛与生机。因而常常出现在古典诗词中。
《芳兰》
【唐】李世民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白芷(Bái Zhǐ)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e48f330c66b3493e8b60585d60834f22~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9306357&x-signature=2%2FtYTY3TCEIHwdSQjYgPTnAjU90%3D)
白芷浓郁的幽香,使它自古以来就是一种象征芬芳、美好、高洁的文化符号,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
特别是唐代这一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白芷进入了很多唐诗之中,比如陈子昂写葳蕤白芷生,王维写演漾绿蒲涵白芷,刘禹锡写十见蛮江白芷生等。
其中,唐代诗人钱起在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参加进士考试时所作的《省试湘灵鼓瑟》,是一首千古称赏的名篇,描写了白芷在乐曲的感召之下,吐出了更多的芬芳,画面非常唯美。
《省试湘灵鼓瑟》
【唐】 ]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竹茹(Zhú Rú)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430e1ea6b13642798a4b6996a9a4338d~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9306357&x-signature=NnQ1VeEeTslQy4CJyB1w0hx6K%2FU%3D)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雅,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句,生动体现了古代文人墨客对竹子的钟爱。
竹茹,作为中药入药,取自青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干。竹茹,一如轻柔的竹林之风,清新脱俗。
《丁香结·咏竹茹》(节选)
【清】陈维崧
竹菇,竹间簟也,小如钱,色如胭脂,雨后丛生,离离可爱,惟阳羡山有之,他处所无。
紫芙(Zǐ Fú)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2b021957c1724474a20cce2af88bc1d1~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9306357&x-signature=GHNFHLqgnW89JkGQfjGRHrfzWxk%3D)
紫芙,以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入药。紫芙花朵色彩鲜艳,优雅高贵,常常作为美好的意象入诗词之中。
《香山杂咏》
【清】爱新觉罗·弘历
朝岚敛处谷风凉,
万紫芙容绽旭光。
试拟香山真面目,
涧葩岩叶总芬芳。
蔓菁(Màn Jīng)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91fd2651347a4762b09f0df9d7632770~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9306357&x-signature=TaLsrYJioZnS2P5In27DwDI0MPk%3D)
蔓菁是一种既能食用又能药用的植物。蔓字寓意着生长与蔓延,而菁则代表着精华与美好,蕴含蔓蔓生长的生命力之意。
古诗词:虽然直接引用蔓菁的古诗词不多,但我们可以想象它在田野间蔓延生长的场景,与古诗词中的田园风光相呼应。
蔓菁作为一种植物,在古诗词中常被描绘。比如苏轼在《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一诗中就写到: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
《元日立春》
【宋】方岳
糟床夜压真珠红,摩挲醉面迎春风。
春来春去无终极,能费几筹蔓菁菘。
既无长绳可以系白日,又无大药可以玄双蓬。
何怪乎玉雪可怜之孺子。忽颓然风霜不贷之衰翁。
百年长短一兵貉,曾不芥蒂崔嵬胸。
若夫塞翁失马,楚人亡弓,
此事细甚焦螟同。使吾冠冕佩玉於庙廓之上,
吾不见其为泰。使吾披裘带索於嵌岩之下,
亦不见其为穷。诸贤自作世俗眼,
此老日饮亡何中。春秋获麟夫子没,
木草不自医神农。著书万古知何用,
况复起草明光宫。我今并欲焚老砚,
一蓑鸣雨东皋东。
泽兰(Zé Lán)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4a5d25b7f8704ff4a3a49d0af7a06f5f~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9306357&x-signature=JXM7MWS97kyZvS8CZPzkpSTdKFE%3D)
在古诗中,泽兰常被描绘为生长在水边或湿地的一种香草,其香气袭人,形态优美。这些诗词不仅展现了泽兰的自然之美,还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
如南北朝谢灵运的《游南亭诗》中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迟,通过泽兰与芙蓉的对比,展现了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和季节变化。又如明代王世贞的《答伯承新喻(其一)》中梦将池草得,心以泽兰薰,以泽兰之香比喻心灵的高洁和美好。
《郊兴》
唐·王勃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亲居。
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通过这些冷门但唯美的中药药名,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中药世界的博大精深,还领略到了它们与古诗词之间那微妙的联系。
这些名字不仅仅是药物的标识,更是文化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结晶。它们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让我们在品味这些名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与感动。
图源网络,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