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味中药被称为“补气之长”,你会不会用?
在电视剧《女医明妃传》中,于夫人小产,允贤开具的药方中,有一味中药是首屈一指的补气要药,算是中药界的红人了。
而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喜欢用这味中药泡茶、炖汤之类的。
它就是黄芪。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这样来解释它的名字: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
那么,黄芪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全面了解下!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经、肺经,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的功效,兼有升阳、益卫固表、脱疮生肌的作用,主治肺脾气虚咳喘、气虚自汗、气虚水肿尿少、气血不足之贫血、气虚血滞之偏枯等症。中医认为,黄芪是重要的补气药。
可以用黄芪泡茶,也可以入汤。
这样吃黄芪最实用
服
黄
芪
1. 泡茶法
黄芪片5~10克,用沸水直接冲泡,盖好泡10~20分钟,当茶饮用,若想黄芪味出得更彻底,可反复冲泡。
2. 煎服法
每次用黄芪30克左右,放适量水煎后服用。加入枸杞15克一起煎服,可起到补血效果,适合气虚的人饮用。
3. 煮粥法
黄芪15克,党参10克,梗米100克,大枣30克,先将黄芪和党参一起煎水取汁,再放大枣和梗米一起熬成粥,味道可口,适合女士食用。
4. 烹饪法
若平时喜欢吃烧肉、烧鸭等,可以放适量黄芪,味道更独特,还可以起到滋补作用,效果非常不错。
5. 泡酒法
取适量的黄芪放入泡酒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白酒浸泡后即可食用。切记不可一次性喝太多。
黄芪食疗怎么用?当归黄芪乌鸡汤
【材料】乌鸡肉250克、当归5克、炙黄芪(蜜制)25克。
【制法】乌鸡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洗净,一齐置瓦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熟。调味服食。
【功效】气血双补,固肾调精。适用于月经病气血不足、肾虚者,症见经期不准,经量少而色淡,神疲气短,多梦失眠,头昏腰酸,面色苍白等。
黄芪黄豆煲猪脚
【材料】猪脚1500克,黄芪10克,黄豆100克,葱姜适量。
【制法】
1. 猪脚洗净,黄豆泡发待用;
2. 葱切段,姜切片。锅中入水,把猪脚放入锅中烧开后加入料酒,烫3分钟捞出,再用冷水洗去猪脚上的白沫;
3. 黄芪放入布包中,然后黄芪、猪脚、黄豆、葱、姜一起放入砂锅,大火烧开,小火慢炖到熟烂,按口味放入调料即可。
【功效】黄芪补气,猪脚补充胶原蛋白,黄豆也富含蛋白质以及多种矿物元素,因此此汤可以补气养颜。
黄芪用多少才科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黄芪常规用量为9~30克。
但临床上用于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病变时,剂量可增加,在医师指导下每天可用剂量30克左右甚至更大;而用于进补时,剂量宜小不宜大。
大剂量服用黄芪会引起不良反应,轻则出现胸满气闷,不思饮食,重则会引起呕吐,甚至损伤机体等,故黄芪虽被誉为补药之长,也不提倡大剂量长期服用。
提示:黄芪不是人人能用!
黄芪虽然能对人体起到滋补的作用,但有些人群是不宜服用的。
1. 阴虚的人
阴虚表现: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口质红无苔、脉细数等。
2. 湿热的人
湿热表现:有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
3. 热毒炽盛的人
热毒炽盛表现:满面通红、咽红、咽干、咽痛、口苦口干、唇舌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等。
4. 红舌少唾液的人
嘴唇偏红舌质偏红、嘴巴很干少唾液,舌有黄苔的症状,一定不能吃黄芪。
5. 怀孕后期
怀孕后期的孕妇们不宜使用黄芪,否则会造成胎儿过大,不利于生产。
6. 高血压者、脑出血者
这类人群食用黄芪后,血压容易上升,会加重症状。
7. 体质偏热的人
食用后会造成情绪易怒。
不
宜
者
指导医生
佛山市中医中药门诊部
佛山市中医中药咨询门诊部成立于1983年,由佛山市有名望的名老中医组织发起,以开展中医中药诊治为主要特色,开设有儿科、内科、妇科、不孕不育、肿瘤、理疗、推拿、口腔科等科目,经过30年多年的发展,年门诊量已达8万人次。去年11月,该门诊部以成建制的方式划转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管理。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管理和地理位置等优势,在门诊管理、医疗技术、人才培训、科室建设、服务规范、信息化建设和宣传标识等方面对该门诊部进行提升。今年5月,总院主导在该门诊部建立名医工作室,在佛山地区精选、邀请医德高尚、有丰富临床经验、有技术专长、在群众中享有盛誉且得到同行公认的名医在此开诊。广东省名中医张卫华,名中医黄永生、余世芳、林莲芳、冯惠玲,糖尿病专家邵虹主任医师等纷纷加入,吸引许多患者慕名而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门诊开诊时间:早上8:00—12:00 下午14:30-17:30 夜诊19:00-21:30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普澜一路3号(大明星电影院对面)
联系电话:0757-83338217
供稿丨佛山市中医中药咨询门诊部
编辑丨陈宇
审核丨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