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药介绍81)——豨莶草、茜草、紫草(祛风清热,解毒止痒)
吴文博中医药科普
由豨莶草、茜草、紫草组成的角药具有祛风清热,解毒止痒之功。
豨莶草味苦性寒,归肝肾经,《神农本草经疏》 载:除风祛湿,兼有活血之功。《乾坤生意秘韫》 云:治痈疽肿毒,一切恶疮。具有祛风除湿, 清热解毒之功。
茜草味苦性寒, 归属肝经,《伤寒杂病论》载:治心瘅、烦心,心中热。《本草纲目》云:通经脉,治骨节风痛。活血行血。具有凉血止血, 祛瘀通经之力。
紫草味甘性寒,归心肝经,《医林纂要》载:补心,缓肝,散瘀, 活血。《名医别录》 云: 疗腹肿胀满痛。 以合膏,疗小儿疮。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之效。
豨莶草偏于祛风,茜草善于活血,紫草长于解毒。常用剂量:豨莶草 9 ~ 12 g, 茜草10~15 g,紫草5~10g。三药参合,相辅相成,共奏祛风清热,解毒止痒之效。
临床上该角药加减用于辨治牛皮癣、 湿疮等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