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中药已被《国家药典》除名,有肾毒性还致癌,别以为是好药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一直以来,中药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以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数千年。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药物安全性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并非所有的中药都是绝对安全的。
《国家药典》作为我国药品标准的核心法典,其中,就有一些曾经被广泛应用的中药,因被证实存在肾毒性甚至致癌风险,而被《国家药典》除名。
了解这些中药,对于公众正确认识中药、保障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一、被除名中药之一:关木通
关木通来源于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干燥藤茎,在古代医学典籍中就有记载,常被用于清热泻火、利水通淋等方面。
在一些经典的方剂中,如导赤散,关木通就是重要的组成药物之一,通过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发挥协同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古代,关木通的应用较为广泛,据不完全统计,在明清时期的中医方剂书籍中,约有10%-15%的利水通淋类方剂中含有关木通,而且在当时的一些医案记载中,关木通对于改善患者的小便不利等症状,有效率可达70%-80%左右,这使得它在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地位。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深入,关木通的安全性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研究发现,关木通中含有马兜铃酸,而马兜铃酸是一类具有肾毒性和致癌性的化学成分,这一发现引起了全球医学界的高度关注,此后各国对马兜铃酸类成分的研究不断深入。
进一步研究后发现,马兜铃酸不仅具有急性肾毒性,还可诱导基因突变,长期接触会增加患泌尿系统癌症的风险。有研究数据显示,在长期接触马兜铃酸的人群中,患泌尿系统癌症的风险比正常人群高出约2-3倍。
因此,基于关木通严重的安全性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了严格审查,直到2003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知,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将其从《国家药典》中除名,明确禁止关木通作为药用。
二、被除名中药之二:广防己
广防己同样有害,在传统中医药领域,其常被用于祛风止痛、清热利水,在一些治疗风湿类疾病的方剂中,广防己是重要的药材之一,帮助患者减轻病痛。
在古代,广防己在南方地区的应用相对较多,据对一些地方中医药志的研究,在岭南地区的古代医籍中,约20%-25%的治疗风湿痹痛的方剂中会用到广防己。
然而,广防己也含有马兜铃酸,研究显示,广防己中的马兜铃酸进入人体后,会在肾脏等器官组织中蓄积,对肾小管上皮细胞造成损伤,导致肾小管功能障碍,进而引发肾功能不全,最终发展为肾衰竭。
鉴于广防己的严重毒性,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取消广防己的药用标准,将其从《国家药典》中除名。
广防己被除名前,其在中药市场的年使用量约为500-800吨左右,涉及众多中药企业和医疗机构,被除名后,相关企业迅速调整生产配方,不再使用广防己。
这一举措不仅促使企业更加注重药材的安全性,也推动了中医药行业对其他潜在有毒药材的研究和排查,同时,医疗机构在用药选择上也更加谨慎,积极寻找广防己的替代药物。
三、被除名中药之三:青木香
青木香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或北马兜铃的干燥根,在传统中医药中,它有着行气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
在古代,青木香在治疗一些常见疼痛和皮肤疾病方面较为常用,在民间,对于一些轻度的皮肤疮疡,使用青木香外用,对患者症状十分有效。
不幸的是,青木香同样含有马兜铃酸,这使其成为了一把双刃剑。研究表明,青木香中的马兜铃酸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导致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等病变,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
而且,长期使用青木香还可能引发泌尿系统肿瘤,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2005年版《国家药典》将青木香除名,不再将其作为药用,这一举措及时地避免了更多人因使用青木香而遭受肾毒性和致癌风险的侵害。
青木香被除名前,在中药市场的年销售量约为300-500吨,除名后,市场上基本不再有以青木香为原料的新生产药品。
这一事件引起了中医药行业的广泛关注,促使行业更加重视中药安全性研究,加强对中药质量的把控,推动了对中药潜在毒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和监测,也提醒了从业者在临床应用中要更加谨慎地选择药材。
四、对中药安全性的思考
中药安全性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由于中药大成分复杂多样,除了有效成分外,还可能含有一些潜在的毒性成分。
在传统用药过程中,由于技术和认知的局限,其毒性未被充分认识。
此外,中药的安全性还受到炮制方法、配伍应用、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正确的炮制可以降低某些中药的毒性,研究表明,经过规范炮制的乌头,其毒性成分乌头碱的含量可降低50%-70%,从而大大提高了用药安全性。
而不当的配伍可能会增强毒性,如甘草与甘遂配伍,不合理用药会使甘遂的毒性增强约20%-30%。
总之,合理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关键,当然,过量或长期使用某些中药,即使本身毒性较低,也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绝非小事,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追求养生,还是应对疾病,我们都务必保持谨慎态度,不能仅凭经验或道听途说就随意使用中药,对于那些已明确被指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药材,必须坚决远离。
许多人习惯自行用药,或是轻信一些未经科学验证的民间偏方,觉得中药天然、副作用小,然而,这种认知存在极大误区,每一味中药都有其独特的药理特性,使用不当就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被《国家药典》除名是对中药安全性问题的一次重要警示,它们的故事提醒着我们,中药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疗效,但不能忽视其潜在的安全风险。
因此,医生要严格按照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合理选用中药,把握好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因用药不当而给患者带来伤害。而患者在使用中药时,要遵循医嘱,不要自行滥用中药,尤其是一些来源不明或成分复杂的中药制剂。
同时,中医药行业应继续加强对中药安全性的研究,不断完善中药质量标准和监管体系,让中药在保障人类健康的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做到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用药安全问题,积极学习科学的用药知识,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牢防线。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为守护生命健康全力以赴,毕竟,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我们才能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去追求和实现人生的各种目标。头条开新年
参考文献
1.《聚焦·关注中药毒性(下):科学认识中药毒性》:人民网
2.《今年又有一个含剧毒的中药材被央视曝光,颜值高但很危险,吃时要多注意》:央视网
3.《中药毒性不等于有毒!》:人民日报
4.《中药不良反应不容忽视》: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