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化瘀止血的中成药
得胃病的原因可太多了,暴饮暴食,不按时吃饭,吃的太凉,甚至生气,负面情绪,都伤胃。
衍生出来的辨证分型也多,肝火犯胃,脾胃气滞,脾胃虚寒,甚至有些还几种症状纠缠。对应的方剂也多,小建中汤,平胃散,甚至左金丸,失笑散,等等,所治各有侧重。
今天特别介绍一个中成药,
紫楼胃康胶囊,助胃康健。
怎么个康健法呢?
是行气健胃,化瘀止血,制酸止痛。
瘀停于胃,血液不行,痛如针刺。胃中的食物不得消化,停在胃中则嘈杂,逆而向上则嗳气,反酸。瘀停于胃肠,伤胃肠黏膜,致其化腐溃烂,引起出血,拉下的便便常呈黑色。
就舌象来说,血瘀则舌少滋养,故舌色紫黯。
在以上多种症状中,嗳气反酸嘈杂疼痛在肝火犯胃、脾胃气滞等多种胃病类型常出现,而便黑常因溃疡出血而起,这是本方所治区别于它方的较大不同。
全方组成:
紫金龙、海螵蛸、紫地榆、白及、重楼、甘草。
参考剂量:紫金龙15g、海螵蛸25g、紫地榆25g、白及25g、重楼25g、甘草9g。
且看多味如何攻病。
紫金龙,为罂粟科植物紫金龙的根,紫色入血,辛苦而凉,有镇痛,止血的功效。尤其可用于胃出血及止胃痛,毕竟胃溃疡因溃烂问题,会有出血以及疼痛的情况发生。
白芨含丰富的粘液质,这个粘液质可形成一定厚度的膜。这让人想到以往农村墙壁上常有一种五角硬币大小薄如纸的白色圆形膜,里面保护着小蜘蛛,若将这个膜敷于小面积伤口,有止血功效。
白芨形成的这种膜对胃内溃疡正有止血作用,且它还可阻挡胃酸对溃疡面的侵蚀。
同时,白芨味苦性寒,以能降能泻而清解肝胃郁热,将肝胃逆气往下拉,防止嘈杂嗳气,泛酸的发生。
海螵蛸,又叫墨鱼骨。味咸涩、性温。其一有补虚作用,固精强身。其二能止嗳气,嘈杂反酸。其三能保护胃肠黏膜,止血止痛。
看到上三味的共同点了吗?它们均有护胃止血功效,血止则新瘀难生,阻止溃疡进展。同时,三味还可针对性处理因溃疡出血而引起的黑便问题。且白芨和海螵蛸还均有止嗳气嘈杂反酸功能。
紫地榆,又叫隔山消,是萝藦科植物耳叶牛皮消的块根,甘补,微苦微温,可消积食,润肠通便等,让胃肠处于一种通利的状态,通则病邪难生,让瘀血无法阻胃络。
同时,它还与海螵蛸一样有强壮滋补收敛精气的功能,这一点对于病症的恢复非常有用哦。因为生病,身体容易本真失守,甚至滑脱不禁。而紫地榆和隔山消的滋补收敛,可补益脏器、修复虚损。
关于重楼,又叫七叶一枝花。广为人知的是用于清热解毒消肿,但在民间偏方中,重楼与猪小肠炖,对于腹痛腹泻的效果是不错的。
重楼还治好了康熙御前一等侍卫海清的痢疾泄泻哦,而且这还是康熙亲赐的,嘱其研末服用。所以重楼在本方中,可解胃肠之热毒阻滞。与紫地榆配,可避瘀停于肠而致便黑,并与紫金龙白芨海螵蛸之着重于护胃止血止便黑形成呼应。
最后一味甘草,不用讲了,若是它药有毒,用甘草可解。它药若有挤兑,用甘草协调。而其自身,也是脾胃的好朋友,补脾益气,有助于溃疡的修复。
全方至此,寒温结合,所治分明。概括起来就是
中成药紫楼胃康胶囊,用于瘀血阻络所致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脘刺痛、反酸、嗳气、嘈杂、便黑等症的辅助治疗。
温馨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