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旱莲的功效与作用:凉血、止血、消肿、强壮。—《中草药手册》
点上方中草药手册,然后点关注
中医教你识中药,中草药秘方、偏方。
人手一本,不可多得!
墨旱莲
墨旱莲,中药名。是菊科鳢肠属的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分布于田边或路旁、河边以及中国大陆的全国各地等地,生长于海拔0米至1900米的地区,全国广布。常见于田梗,沟溪边湿地。全草药用,有收敛、止血、补肝肾之功效。
墨旱莲图片
墨旱莲植物图片
鳢肠的干燥地上部分图片
墨旱莲图片
墨旱莲简介
药材名:墨旱莲
拼音:Mò Hàn Lián
别名:旱莲草、水旱莲、莲子草、白花蟛蜞草、墨斗草、野向日葵、墨菜、黑墨草、墨汁草、墨水草、乌心草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干燥地上部分。花开时采割,晒干。
性状:本品全体被白色茸毛。茎呈圆柱形,有纵棱,直径2~5mm;表面绿褐色或墨绿色。叶对生,近无柄,叶片皱缩卷曲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披针形,全缘或具浅齿,墨绿色。头状花序直径2~6mm。瘦果椭圆形而扁,长2~3mm,棕色或浅褐色。气微,味微咸。
化学成分:全草含皂甙1.32%,烟碱约0.08%,鞣质,维生素A,鳢肠素,多种噻吩化合物如α-三联噻吩基甲醇及其乙酸酯,2-(丁二炔基)-5-(乙烯乙炔基)噻吩,2-(丁-二炔基)-5-(4-氯-3-羟丁炔-1-基)噻吩,2-(4-氯-3-羟丁炔-1-基)-5-(戊二炔-1,3-基)噻吩,乙酸(丁烯-3-炔-1-基)二联噻吩基甲醇酯等。叶含蟚蜞菊内酯、去甲基蟚蜞菊内酯、去甲基蟚蜞菊内酯-7-葡萄糖甙。
性味:甘、酸,寒。
归经:归肾、肝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禁忌:脾肾虚寒者忌服。便溏、肾阳虚者不宜服用墨旱莲。
墨旱莲的功效
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
墨旱莲的作用
1、止血作用
将狗的股动脉半切断,用墨旱莲叶粉敷出血处,并稍加压迫,有良好的止血效果。水提物亦有显着止血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应用豚鼠离体心脏观察到旱莲草有增加冠脉流量作用,并使心电图T波改变得到改善。
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旱莲草对小白鼠的镇静及镇痛作用非常显着,总黄酮作用不如总成分。
墨旱莲的用法
内服:6~12g。外用鲜品适量。--《中国药典》
内服:煎汤,0.3~1两;熬膏、捣汁或入丸、散。--《中药大辞典》
外用:捣敷、研末撒或捣绒塞鼻。--《中药大辞典》
内服:煎汤,9-30g;或熬膏;或捣汁;或入丸、散。--《中华本草》
外用:适量,捣敷;或捣绒塞鼻;或研末敷。--《中华本草》
墨旱莲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治吐血成盆
旱莲草和童便、徽墨春汁,藕节汤开服。(《生草药性备要》)
2、治吐血
鲜早莲草四两。捣烂冲童便服;或加生柏叶共同用尤效。(《岭南采药录》)
3、治咳嗽咯血
鲜旱莲草二两。捣绞汁,开水冲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4、治鼻衄
鲜旱莲草一握。洗净后捣烂绞汁,每次取五酒杯炖热,饭后温服,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5、治小便溺血
车前草叶、金陵草叶。上二味,捣取自然汁一盏,空腹饮之。(《医学正传》)
6、治肠风脏毒,下血不止
旱莲草子,瓦上焙,研末。每服二钱,米饮下。(《家藏经验方》)
7、治热痢
旱莲草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8、治刀伤出血
鲜旱莲草捣烂,敷伤处;干者研末,撒伤处。(《湖南药物志》)
9、补腰膝,壮筋骨,强肾阴,乌髭发
冬青子(即女贞实,冬至日采)不拘多少,阴干,蜜、酒拌蒸,过一夜,粗袋擦去皮,晒干为末,瓦瓶收贮,旱莲草(夏至日采)不拘多少,捣汁熬膏,和前药为丸。临卧洒服。(《医方集解》二至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