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古时候没有西医,发生瘟疫怎么办?治疗瘟疫的传统十法

古时候没有西医,发生瘟疫怎么办?治疗瘟疫的传统十法

admin1天前皮肤科1

--茶相关的专用工具,茶界的大平台

传播:茶活动 | 茶文化 | 茶知识 | 茶生活 | 茶余饭后

点击这里茶平台点击茶文化发布小视频

老祖宗的东西丢掉太多了,古时候发生瘟疫累见不鲜,没有西医,同样要隔离治愈,才使得中华民族繁衍数千年,无非现在治疗的手段更多更先进。

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说明当时对温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温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现存最早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也有记载。如《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素问•本能病》篇: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指出温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临床表现相似、发病与气候有关等特点,并认为只要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

据邓拓先生在《中国救荒史》一书中统计,我国在两周时期仅有一次疫病流行的记载。秦汉时期13次,三国两晋时期17次,南北朝时期17次,隋唐五代时期17次,两宋金元时期32次,明代64次,清朝74次,民国6次。以上仅为见于正史的全国性大瘟疫的记载,局部性的疫情,多不见史载。古代把这些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统称为瘟疫或疫疠。

在古代发生疫情之后,地方政府还会免费发放预防作用的药品,比如说会将一些药品直接投入到井水里面,让老百姓打井水喝从而达到一定的预防效果,也有一些专门抗病毒的中药方,很多纯中药制剂,通过提前饮用来达到预防的目的。中医药学在与温疫长期的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与临床治疗方法。

在明末清初的时候,中国也反复呈现了大范围的瘟疫流行。那个时候,针对该病症的治疗,后渐构成一支学术力量,以研究温热病中的瘟疫见长,故又称为"温疫学派",范围较局限。到清中晚期,以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为代表的"温热学派"相继创建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理论,名著有《温热论》、《湿热病篇》、《温病条辨》等,也标识表记标帜着温病学派已进入成熟阶段,开展到昌盛期。

温病学派实可分为两支,一支是温疫学派,呈现于温病派早期,另一支是温热学派,见于温病学派开展到成熟期。金元四大家、温补派、温病派很多方均属时方,他们用药油腻轻灵,擅长随证自拟新方,为时方派的共同风气。

治疗瘟疫的传统方法,可分为十大类:

1.意念吐纳法《素问遗篇·刺法论》提出意念吐纳法:"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又一法,于春分之日,日未出而吐之。"

2.药浴法《素问遗篇·刺法论》提出:"又一法,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泄汗。"清代刘奎《松峰说疫·卷之五·诸方·避瘟方》"于谷雨以后,用川芎、苍术、白芷、零陵香各等分,煎水沐浴三次,以泄其汗,汗出臭者无病"。

3.粉身法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赤散方以"牡丹五分,皂荚五分炙之,细辛、干姜、附子各三分,肉桂二分,真珠四分,踯躅四分。捣,筛为散……晨夜行,及视病,亦宜少许以纳粉,粉身佳。"该方以各种祛邪辟秽药物组成,外粉周身以御时行邪气。同时,《肘后备急方》记载了"姚大夫粉身方","芎白芷藁本三物等分。下筛,内米粉中,以涂粉身于身。大良。"唐代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粉身散、《外台秘要》治温病粉身散方与此方同。

4.点眼法清代鲍相璈首先明确提出用"人马安然散"点眼预防时疫,其组成和用法为:"冰片、麝香、飞过明雄、飞过朱砂各五分、牙硝一钱,共为细末,磁瓶紧收勿泄气,男左女右以少许点目大毗。用此入时疫病家则不沾染。"

5.塞鼻涂鼻法明代雄黄初步被单独用于涂抹防疫的同时,也被用于塞鼻以防疫。吴琨在《医方考》辟瘟法中说:"凡觉天行时气,恐其相染,……仍以雄黄豆许用绵裹之塞鼻一窍,男左女右用之。或用大蒜塞鼻,或用阿魏塞鼻,皆良。"《串雅表里编》在辟疫条下指出:"凡入瘟疫之家,以麻油涂鼻孔中,然后入病家去,则不相传染。"

6.取嚏法明代万表在《万世济世良方》"瘟疫不相传染方"中指出:"凡入疫病之家,……既出,或以纸捻探鼻,深化令嚏之为佳。"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所载"通气散":"元胡索钱半、皂角川芍各一钱、黎芦五分、踯躅花二分半,用纸燃蘸药,搐于鼻中取嚏,日三五次。"

7.悬挂佩戴法药物悬挂、佩带是指以绛囊、绢帛或红布包裹药物,悬挂于门户、帐前或带于手臂、头顶,以预防疫病的药物外用的方法。悬挂、佩戴用单味药物主要有桑根、女青、马蹄屑和降香,复方主要包罗老君神明白散、太乙流金散、赤散、虎头杀鬼方、除秽靖瘟丹等。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瘴气疫厉温毒诸方第十五》中的记载老君神明白散如下:"术一两,附子三两,乌头四两,桔梗二两半,细辛一两……一家合药,则一里无病,此带行所遇,病气皆消。"

8.熏香法李时珍谓:"张仲景辟一切恶气,用苍术同猪蹄甲烧烟,陶隐居亦言术能除恶气,弭灾疹。故今病疫及岁旦,人家往往烧苍术以辟邪气。"《验方新编》以"苍术末、红枣,共捣为丸如弹子大,不时烧之,可免时疫不染。"《太病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的"避瘟丹",由乳香、降香、苍术、细辛、川芎、甘草、枣组成,谓:"此药烧之能令瘟疫不染,空房内烧之可避秽气。"

9.服药法《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载"小金丹方",其组成、制备与服用方法为: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同入合中,外固,了地一尺,筑地实,不用炉,不须药制,用火二十斤煅之也,七日终,候冷七日取,次日出合子,埋药地中七日,取出顺日研之三日,炼白沙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望东吸日华气一口,冰水下丸,和气咽之,服十粒,无疫干也。方中四味药物,出格是朱砂、雄黄是后世辟瘟防疫常用的药物。《和剂局方》所载"仙术汤",能"辟瘟疫,除寒湿,温脾胃,进饮食。"以苍术为君,配合干姜、枣、杏仁、甘草而成。《医方简义》中的"避瘟丸",由雄黄、鬼箭羽、丹参、赤小豆组成,服之"可不染瘟疫也。"《圣济总录》的"调中丸",由大黄、麻仁、枳壳、茯苓、芍药、前胡、黄芩组成,"食后饮下,微利为度","辟四时疫疠非节之气"。

10.精神调摄法《素问遗篇·刺法论》曰:"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成干,避其毒气。"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告诫人们"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并要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以到达"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目的。

中医预防与治疗瘟疫其实是有一套共同方法的,更是能够寻找特定的时空规律推算出瘟疫暴发的可能性,进而针对性的防治,主要还是根据《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的理论来推算。

这是古人应用阴阳五行理论认识自然万物的巅峰成就,它是一套完好的气候、物候与疾病流行的预测体系,也是古人智慧的高度结晶。文章初步提到的《素问》篇,该理论更是占了三分之一,内容上及天文,下涉地理,中傍人事,主要阐述了天体运行的规律对气候、物候变化的影响,以及气候、物候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影响。

在2017年的时候,国内某著名中医药大学,多位知名专家对"中医五运六气预测瘟疫"的内容停止了非常出色的讨论。那中医典范预测瘟疫到底靠不靠谱呢?其实有人预测发表过相关内容,我们大可根据表格比照。

如今,人们的生活程度进步,养生项目、保健品也是层出不穷,更多人选择防患于未然,实行了中医里所说的"治未病"理论,顺应"春夏养阳,春秋养阴"的法则,即春夏顺应生长之气以养阳,秋冬顺应珍藏之气以养阴。《黄帝内经》所记"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阐明了阴阳的平秘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调和阴阳是最好的养生方法,阳气固密于外,阴气才能内守,假如阳气过于亢盛,不能固密,阴气就要亏耗而衰竭;阴气和平,阳气周密,精神就会旺盛;假如阴阳离绝而不相交,那么精气也就随之耗竭。

来源于网络整理

无论您有多忙,请花1秒钟时间把它放到你的圈子里!可能您的朋友也需要!谢谢!

点击这里进茶平台

推荐约茶音乐:

1、喝茶约茶的竹笛音乐(收藏版)

2、喝茶静听的20首经典曲子(马上收藏)

3、喝茶享用的九曲尺八(普及版)

4约茶赏古琴中国十大古琴曲(茶人收藏)

5禅茶歌曲,收藏慢慢听

6古筝版女儿情,听醉了

推荐茶空间设计:

1、自己设计茶空间必须考虑的十个要素

2、50间让你心动的最美茶室

3、从东方美学中认识不一样的茶空间

4、建个小院幸福一辈子

5、建个小院幸福一辈子

6、喝茶也是喝景   现代流行极简茶景设计

7、茶与雅的美学

8、喝茶最需要这样的中式庭院

9宁静致远,庭院里的禅意空灵

10古为今用,将是未来生活最大的奢侈

11、古茶器组合像一场建筑设计的艺术

12、庭院茶室美图欣赏

13、幽雅庭院,喝茶人你得有

14庭院  喝茶的爱

15、禅意茶室 de 悟空

16、一茶一室一心情

-----------

推荐约茶工具

1、怎么利用手机约茶约友?约喝APP和小程序的诱人功能之一(以茶会友

2、为什么要约喝茶?

3、浙报茶频道:茶界航空母舰   与世界一起享受茶生活

-----------

荐阅读:

荐阅读:

1浙大屠幼英教授精彩课程:茶叶喝得对,活过100岁

2成功的老板只做三件事:喝茶、融资、用人 绝对精辟

3且听蒋勋讲述宋代文人生活(精彩)

4杜国楹 多泡装引出小罐茶发展新阶段

5杜国楹 小罐茶 多泡装  告诉我们哪些重要信息

6把握茶发展趋势  你就成功了一半

7茶园综合体将是茶发展的未来

8只要你喝茶 茶就能改变你

8杜国楹-小罐茶的策略路径

10究竟茶消费发生了哪些变化?专家为你解读茶数据

11、一个人喝的是水,两个人喝得才识茶。约喝茶APP的诱人功能之一(以茶会友)

12、为啥精品民宿那么旺?三要素:好环境.茶空间.高品质

13、院士陈宗懋:要健康先喝茶!

14、浙江大学公开课--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一讲)--茶的起源与影响

15、浙江大学公开课--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二讲)--茶成分与健康

16、浙江大学王岳飞教授网上课堂(第三讲)---茶之保健作用

17、浙江大学王岳飞教授网上课堂(第四讲)  健康科学饮茶

18、浙江大学龚淑英教授公开课--茶与健康第五讲 茶的鉴赏与评定

19、浙江大学屠幼英教授公开课--茶与健康第六讲 茶食品与健康

20中华茶艺演示  浙江大学公开课--茶与健康第七讲

21、王岳飞教授:中国茶产业与茶文化   浙江大学公开课--茶与健康第八讲

22王琼:茶让我感知一种无法言说的轻安

23茶让你放下执著而心境至简

24第六届中华茶奥会11项赛事抓紧报名了

25宋代点茶茶艺

26第六届中华茶奥会获奖者的喜悦

27茶中极品,珍如拱璧——百年蓝标·宋聘号 你猜猜什么价?

28各时期名家紫砂壶最新成交价(嘉德拍卖记录,购买参考)

29品茶的26个专业术语(必看)

30、打破喝茶呆板形象 让年轻人爱上约喝茶

31、戎新宇讲解茶知识(2)--功夫茶

32、李子柒火遍全球,茶人应该从她身上学点啥

33、澳茶T2的火爆给中国茶的启示

34喝茶能降低离婚率?

35、家无花不雅,人无瓷不贵,瓶花,学学古人之风雅!

36、揭开神秘茶叶体验馆的面纱

37、为什么茶叶不能久泡但能煮呢?

38、喝茶可以提高免疫力,尤其特殊时期

39、央视:三位专家谈新型冠状病毒预防

40、浙大教授谈 茶叶抗病毒研究进展

41、2019中国茶叶行业发展现状及企业竞争格局分析(含全国茶企100强名单)

42、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被发现,如何严防?

43、美国华裔专家谈新冠病毒肺炎的自救和救治!必看,救人救己!

我们只做茶的平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45082

“古时候没有西医,发生瘟疫怎么办?治疗瘟疫的传统十法” 的相关文章

雄激素性脱发,男性脱发问题正在隐隐作痛

雄激素性脱发,男性脱发问题正在隐隐作痛

2019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脱发人群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已超2.5亿,平均6个人中就有1个有脱发症状。目前,主流脱发人群的年龄已呈现明显下沉趋势,80、90后成脱发烦恼的主力军。...

青少年注意:古书上早有记载治疗脱发的方法,一招见效

青少年注意:古书上早有记载治疗脱发的方法,一招见效

对于脱发,是当代大多数关心的一个话题,对于护发你们知道多少知识?经常脱发,你知道哪些有效的小偏方?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护发和治疗脱发的小知识,咱们一起往下看!...

脱发的年轻人,防脱发你应该这样做

脱发的年轻人,防脱发你应该这样做

天哪,早晨起床发现我的头发掉了一大片! 每次梳头都掉一把头发,会不会秃头了? 刮风的时候,我都感觉头皮越来越凉。 快节奏的生活,巨大的生活工作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面...

20几岁就开始脱发了怎么办?能用中医治疗吗?

20几岁就开始脱发了怎么办?能用中医治疗吗?

问:20几岁就开始脱发了怎么办?能用中医治疗吗? 答:人们通常会觉得脱发是大叔或大爷们的专利,然而现实情况却是80后、90后、甚至00后,已悄然成为脱发的主力军。年轻的脱发人群中有相...

头皮出油太多易脱发?真的是这样吗?

头皮出油太多易脱发?真的是这样吗?

脱发这个问题,在现代生活中,算是常见现象了。不仅是年纪大的人,被脱发困扰,有很多年轻人也开始面临脱发。 为了摆脱脱发困扰,很多人也是绞尽脑汁,试过很多方法都不管用,其实是没有找对原因...

14岁少年走进脱发门诊,“脱发一族”为何越来越年轻化?

14岁少年走进脱发门诊,“脱发一族”为何越来越年轻化?

橙柿互动 记者 吴双 通讯员 陈岩明 吴煜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2.5亿人正饱受脱发的困扰,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脱发。 除了脱发人群广泛,被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