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常用中药处方
【概要】失眠症是指患者出现长时间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下降,如难于入睡、甚或彻夜不眠。患者时常表现睡后易醒、醒后难以再睡,或者睡眠不沉、乱梦纷纭。睡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项生理活动。由于患者失眠,白天不能完成需要精力高度集中或具有高度逻辑思维性的工作,有时还会产生感知障碍和人格改变等。失眠症属中医学不寐范畴,又称为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其病位主要在心,常因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宁所致。本病治疗在用药的同时,还应注意与患者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关系,并须根据患者发病的原因加强心理疏导,使之情志调畅,能客观地对待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起居相对规律的习惯。
处方1加味黄连阿胶汤
【方药与用法】黄连、黄芩、阿胶各15g,白芍、首乌藤各20g,龙齿、珍珠母各30g,炒酸枣仁、五味子各15g,鸡子黄(冲)2枚;上药水煎2次,分早、晚2次温服,宜在服药前用药汁冲鸡子黄1枚,每日1剂。
患者出现严重阴虚证,咽喉干燥时,宜加生地黄、麦冬、玄参各15g;严重火旺证,心中懊侬时,可加栀子20g、鲜竹叶10g;多愁悲观时,宜加用百合、合欢皮各15g;如遗精,可加入山茱萸15g同煎口服。
【功能与主治】引火归源,滋阴安神;主治顽固性失眠症,患者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头晕耳鸣、口干少津、五心烦热、舌红苔黄或黄干、脉细数或弦数;有时伴有多愁悲观、心悸不安、急躁易怒、梦遗等。
【简释】黄连阿胶汤可用于治疗肾阴亏虚、心火亢旺所致的失眠症。《静香楼医案•内伤杂病门》云:阴不足者,阳必亢而上燔,欲降之,必滋其阴。因此,方1内加入黄芩、黄连直折心火,阿胶补肾阴,鸡子黄佐黄连、黄芩于泻心火之中补心血,芍药佐阿胶于补阴之中敛阴,使之水升火降、心肾交合。
处方2加味凉膈散
【方药与用法】栀子、酒黄芩、带心连翘各10〜20g,生大黄(后下)5〜10g,薄荷9g,芒硝(冲服)6g,竹叶3g,焦神曲、焦麦芽各10〜30g,生甘草5g,白蜜少许;上药水煎2次,滤其药汁500ml,分2次口服;每日1剂,可随症增减,连用7剂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应忌食辛辣之物。
【功能与主治】益胃气、泻心火;主治心火亢盛型失眠症。如入寐困难、寐而易醒、胸膈烦热、身热口渴、口舌生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
【简释】方中栀子、带心连翘以清心火为主,配黄芩可助清火之力,竹叶、薄荷内清外疏,加用芒硝、大黄可荡涤胸膈邪热、导热下行,配以白蜜、甘草,既可以缓和硝、黄峻泻之力,又能充分发挥芒硝、大黄的推导之功。
处方3加味血府逐瘀汤
【方药与用法】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珍珠母各15g,首乌藤、酸枣仁各20g。上药加水煎3次,每次加水约300ml,水煎药汁至100ml,分2次口服;每日1剂,连服15剂为1疗程。患者肝火旺盛,宜加龙胆草;若伴痰气郁结,应加半夏;合并心肾不交,要加入菟丝子、女贞子同煎。
【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宁心安神;主治失眠症。
【简释】此方即血府逐瘀汤并四逆散、桃红四物汤,同时另加桔梗、牛膝等,兼有调养气血的功效。方3内加用首乌藤、珍珠母、酸枣仁养心安神,对治疗气郁血瘀型失眠症的效果更好。
处方4活血眠通汤
【方药与用法】首乌藤24g,珍珠母30g,当归、丹参各15g,茯苓18g,三棱、莪术、柴胡、炙甘草、白芍、白术各10g,酸枣仁12g。上药加水煎2次,分2次口服,每日1剂。
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脉数时,宜加用栀子、牡丹皮;若伴有口干咽燥时,宜加用沙参、麦冬;发生气血不足时,宜加入黄芪、桂圆等药同煎。
【功能与主治】活血祛瘀,疏肝宁心;主治顽固性失眠症。
【简释】患者出现心神不宁,常与瘀血内阻有关,本方具有活血行气、宁心安神之功效,能标本兼顾、气血同治,故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处方5加减酸枣仁汤
【方药与用法】酸枣仁、茯神各30g,川芎6g,知母15g。上药加水煎2次滤汁,混合汁分早、晚2次口服,早晨用淡茶1杯,晚间用参茶1杯冲服;每日1剂,连用1个月为1疗程。
若有烦躁不安,可加用百合30g;湿重者,宜加半夏12g;有明显心慌、胸闷时,宜加珍珠母30g;大便秘结时,可加入柏子仁30g。
【功能与主治】养心安神,活血滋肾;主治不明原因的失眠症。
【简释】酸枣仁汤是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剂之一。近来的研究证明,失眠症患者检测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要比正常睡眠者高,采用此方治疗后而随着睡眠状况的改善,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有所下降。提示失眠症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煎服加减酸枣仁汤则有助于本病的调养。
处方6柿叶楂核饮
【方药与用法】柿叶30g,山楂核(炒后、打碎)30g;先把柿叶切成条状、晾干,再把山楂核炒焦、捣烂,采用文火煎服即可,每晚睡前1次饮服,每7天为1个疗程。
【功能与主治】镇静安神;主治失眠症,患者出现健忘、神疲等神经衰弱的表现。
处方7山栀散
【方药与用法】栀子10〜30g。上药研碎、用布包好,敷于患者两足底部涌泉穴上,每晚换散药1次;连敷7天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为宜。
【功能与主治】清心降火;主治失眠症兼有心阳亢盛,如有心烦、神昏、口苦、大便秘结、舌尖红、苔黄等。
【简释】栀子性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具有清心泻火、凉血除烦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已表明,栀子有利胆、镇静及降压作用。刺激涌泉穴,能医头昏、头痛、目眩、便秘、小儿惊风、癫狂等病证。以此药贴敷涌泉穴,可清热、除烦安神、引上阳交下阴,适用于阳热偏盛型的失眠症。
中医针灸学习群,扫码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