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用的五种中药,特效方子!
微信:2841970820
药材大全
在中医世界里,便秘并非单一病症,而是多种体质和内脏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中医治疗便秘,讲究辨证施治,常用的中药材和方剂,能够润肠通便,调和脏腑。以下是五种常用的中药以及一个简单的配方,用以缓解便秘。
**1. 大黄**
大黄性味苦、寒,归肝、胃、大肠经,有通便疏肝、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实热型便秘,如大便干燥、口臭、腹满等症,大黄是常用的药材。但因其药性偏寒,脾胃虚寒者及孕妇不宜使用。
**2. 芒硝**
芒硝性味咸、寒,归胃、大肠经,能软坚通便。对于便秘伴有肛门燥痛,大便如羊粪状者,芒硝的润肠效果尤为显著。由于芒硝性寒,不宜长期服用,以免伤及阳气。
**3. 甘草**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能和中、解毒、缓急止痛,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以减轻其药性。对于便秘患者,甘草可缓解药物的燥性,调和各药之间的冲突。
**4. 防风**
防风性味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有解表散风、胜湿止痛的作用。在治疗便秘时,防风常用于湿热内蕴或风热便秘,有利于调气化湿,通便。
**5. 当归**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心、肝、脾经,它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对于由于血虚内燥所致的便秘,如面色苍白、月经不调等症状,当归能够起到补血润燥、促进肠道蠕动的效果。
配方使用方法
**简易润肠方**
- 大黄 5克
- 芒硝 10克(最后加入)
- 甘草 3克
- 防风 5克
- 当归 10克
**煎服方法**:除芒硝外,其他药材一起置于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转文火煎煮30分钟。煎好后,趁热将芒硝加入药汤中溶解。待温度适宜时,分早晚两次服用。
**注意**:以上药量为一日份,需在中医指导下服用,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调整药量。孕妇、月经期间女性及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此方。
便秘患者在使用中药调理的同时,还应注意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适量进行体育锻炼,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和改善便秘。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也有助于缓解便秘。
当然,中医治疗便秘的方剂有很多,我可以提供一些经典的配方,但请记住在实际使用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体质和症状,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便秘治疗配方:
1. 马宝丸
**配方:**
- 当归 10克
- 枳实 10克
- 甘草 5克
- 芍药 10克
- 防风 5克
- 炙甘草 5克
**用法:**药材研磨成粉,用蜂蜜捏成丸,每次服3-5克,早晚各一次,温开水送服。
2. 二陈汤加味
**配方:**
- 柴胡 10克
- 枳壳 10克
- 陈皮 10克
- 茯苓 15克
- 白术 15克
- 半夏 10克
- 甘草 5克
- 大黄 5克
**用法:**将以上药材煎水服用,每日一剂,分两次服完。
3. 麻子仁丸
**配方:**
- 麻子仁 15克
- 当归 10克
- 枳壳 10克
- 芍药 10克
- 桂枝 5克
- 甘草 5克
**用法:**将药材煎煮,取汁和麻子仁一起煮沸后晾凉捏成丸,每次服用3-5克,一日两次。
4. 增液汤
**配方:**
- 熟地黄 12克
- 麦冬 10克
- 知母 10克
- 茯苓 15克
- 泽泻 15克
- 白芍 10克
- 甘草 6克
- 生大黄(后下)5克
**用法:**除了生大黄,其他药物先煎取汁,后将生大黄切片放入药汁中,稍微煮沸后一起服用,每日一剂。
5. 方便丸
**配方:**
- 厚朴 10克
- 黄连 5克
- 大黄 10克
- 芒硝 10克
- 枳壳 10克
- 甘草 5克
**用法:**将除芒硝外的药材煎水,煎好后加入芒硝溶解。将药汁倒出晾凉后,每晚睡前服用。
以上方剂在使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 严格按照药材剂量使用,如有不适应立刻停用,并咨询专业中医师。
- 中药治疗便秘需要耐心,短期内可能不会见效,通常需要连续服用一段时间。
- 药方中的大黄和芒硝具有较强的泻下作用,不适宜长期或过量使用,以免损伤阳气和肠道正常功能。
- 遵循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结合自身的体质和症状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
- 除了药物治疗,合理的饮食习惯、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也是缓解便秘的重要措施。
因为个体差异和体质问题,以上方剂仅供参考,并非所有人均适用。在实际使用这些方剂之前,请务必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以免出现不适症状或其它健康问题。
微信:2841970820
微信:873324412
免责声明:本内容仅供参考,不能用作医疗诊断和临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