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道】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您知道几味?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活血化瘀是指,用具有消散作用的、或能攻逐体内瘀血的药物治疗瘀血病证的方法。临床上,常用桃仁、红花等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有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温经汤等。
那么,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您知道几味呢?又了解它们吗?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材吧。
桃 仁
桃仁行血,宜连皮、尖生用。润燥活血,宜汤浸去皮、尖炒黄用。或麦麸同炒,或烧存性,各随本方。双仁者有毒,不可食,说见杏仁下。
——《本草纲目》
桃仁,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和核壳,取出种子,晒干。
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有着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主要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孕妇及便溏者慎用。
红 花
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本草纲目》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阴干或晒干。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有着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孕妇慎用。
赤 芍
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生川谷。
——《神农本草经》
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赤芍是著名野生地道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用量较大、用途广泛且需求较为刚性,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出口。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有着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不与藜芦同用。血虚者慎服。
丹 参
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
——《本草纲目》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有着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症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不宜与藜芦同用。
没 药
没药,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分为天然没药和胶质没药。分布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及阿拉伯半岛南部等地。
没药,味辛、苦,性平;归心、肝、脾经;有着散瘀定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主要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病症的治疗。
孕妇及胃弱者慎用。
血 竭
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其味甘咸而走血,盖手、足厥阴药也。肝与心包皆主血故尔。
——《本草纲目》
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等处。
血竭,味甘、咸,性平;归心、肝经;有着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的功效;主要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孕妇慎用。月经期不宜服用。
国医无双监制
图片转自网络
国医无双AT北中医监制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