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香气十足的中药,入脾胃、宣肺气,改善脾胃不适、小便不利
行走在农村的小路上,爬上山坡,再举目四望,不仅有头顶的蓝天白云,脚边还有不少花草也来陪伴,其中就有一种绿色草本植物,它的枝端开着紫色的序状花,亭亭玉立,摇曳枝头。
姐姐是个花艺师,自己开着花店,不仅从商家进货,也经常自己跑到山上采摘花材,用以插花,这紫色的序状小花,便是其中之一。
中药学专业的我一眼就认出来了,它不仅仅可做花材用于插花,还是中国传统的解表药材——香薷。
中药香薷是唇形科植物石香薷和江香薷的地上部分。石香薷也称为青香薷,主产于祖国南方地区,湖南湖北等地多见,多为野生。
江香薷则主产于江西宜分县,栽培品,作为道地药材行销全国。夏、秋两季茎叶繁茂、果实成熟时候采割。
香薷气清香而浓,味凉而辛,性微温。药材以枝嫩、花穗多,香气浓郁者为佳品。归肺经、脾经、胃经。具有发表散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风寒表证和水肿之症。
风寒表证。香薷辛温发散,入肺经和脾经,辛温能发汗散寒而解表,同时它的气味芳香,入脾胃又能化湿和中,常用于风寒表证且又湿困脾胃,症见怕冷、发热、头痛身体沉重、食少呕吐、或腹泻。
香薷入药可收外散风寒、内化湿浊的功效,常与健脾除湿药同用。
若夏季贪凉,导致风寒感冒,此时香薷最为适宜,为首选之药,被称夏月解表之要药。李时珍也赞称其夏月解表之药,如冬用之麻黄。
水肿。香薷辛散温通,外能发汗以散肌表之湿,又能上宣肺气、通畅水道以利尿退肿。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可单用或者配伍健脾利水的白术。
香薷入药一般而言均为煎服,用于风寒表证,发汗解表时,其量小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掉,且需要热服。用于利水消肿的时候,其用量稍微大些,需要浓煎并且多冷服。
香薷辛温,多用于夏季风寒感冒,但若为风热感冒,暑症者且表虚易汗者,则忌用香薷,免得耗伤精液。
「图文皆系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