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养肺止咳化痰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你了解吗?
燥是秋季的主气,冬季因暖气的原因,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可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可表现为口干、唇裂、鼻塞、咽痛、阵发性干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带血的痰等一系列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干燥症。
那么,秋冬季如何养肺护肺,
本文列举了常用的几种养肺润肺的
中成药及中药饮片,
提供参考借鉴。
👇👇👇
中医之肺:肺居胸中,在五行属金,五味之主辛。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气的升降出入全赖肺之调节。肺气通于卫,开窍于鼻,外合皮毛。
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淫易于犯肺;内伤、气血阴虚、燥火易伤肺,肺实为娇嫩之脏。
肺诸病总,唯肺热多发,且症状复杂。
类型
肺阴虚
病因:多因津液耗损,肺失润养。
证型:形瘦孱羸;干咳无痰,或痰少质黏,或咳而痰中带血丝;潮热盗汗,午后颧红,少寐失眠;口干咽燥,喉痒音哑,舌红少苔等。
肺气虚
病因:多为久病亏耗,病后元气未复;或因久咳伤气,乃至肺气亏虚。
证型:咳而气短,咳喘无力,久咳不愈,痰液清稀;倦怠懒言,声音低怯;面色发白,畏风形寒,易患感冒;或有自汗,舌淡苔薄白等。多见于肺结核病、肺气肿、肺芥蒂、肺痿、肺不张以及肺癌晚期之人。
治疗原则
肺气虚者:宜补益肺气。
肺阴虚者:宜滋阴润肺。
肺虚日久,常可累及脾与肾,故应共同脾益气和补肾纳气。
中成药
滋阴润肺类
健脾润肺丸:滋阴润肺,止咳化痰,健脾开胃。用于痨瘵,肺阴亏耗,潮热盗汗,咳嗽咯血,食欲减退,气短无力,肌肉瘦削等肺痨诸症。并可辅助治疗抗痨药物引起的肝功损害。
秋梨润肺膏: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久咳,痰少质粘,口燥咽干。
润肺止嗽丸:润肺定喘,止嗽化痰。用于肺气虚弱引起的咳嗽喘促,痰涎壅盛,久嗽声哑。
药品特色:润肺、化痰、止喘。适用于气虚久咳痰多,其表现为咳嗽短气,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体虚乏力。
临床应用:用于咳嗽日久表现出的声音嘶哑,咳痰较多,痰液清稀,伴随喘促,活动后喘促明显等肺气虚的症状。
清燥润肺合剂:清燥润肺。用于燥气伤肺,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干鼻燥,心烦口渴。
蜜炼川贝枇杷膏: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护喉利咽、生津补气、调心降火。本品适用于伤风咳嗽、痰稠、痰多气喘、咽喉干痒及声音嘶哑。
百合固金丸: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肾阴虚,燥、干咳少痰,咽干喉痛。
药品特色:滋肾保肺,金水同调,以奏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之功。主要具有抗菌、消炎、解热、祛痰、止咳及镇静、镇痛等作用。
临床应用: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咯血、小儿久咳、咽喉炎、自发性气胸(结合西医治疗)以及遗精等属肺肾阴虚者。
阿胶补血口服液:补益气血,滋阴润肺。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久病体弱、目昏、虚劳咳嗽。
药品特色:气血双补之品,具有造血、提高免疫功能、促进血凝、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临床应用:用于缺铁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肺结核咳血、上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血虚者。
蛤蚧定喘丸:滋阴清肺,止咳平喘。用于肺肾两虚,阴虚肺热所致的虚劳咳喘、气短烦热、胸满郁闷、自汗盗汗。
药品特色:主要有镇咳、祛痰、平喘、抗炎、抗菌、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临床应用: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属肺肾阴虚、痰热阻肺者。
二母宁嗽丸: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黄,不易咯出,胸闷气促,咽喉疼痛。
药品特色:主要有镇咳祛痰,抗菌抑菌,解热等作用。
临床应用: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小儿肺炎、百日咳、咽喉炎等属燥热伤肺者。
类似功效的中成药:百贝益肺胶囊、补肾润肺口服液、健脾润肺丸、秋梨润肺膏、川贝梨糖浆、二冬膏、参麦地黄丸、罗汉果玉竹颗粒、养阴清肺口服液、安嗽化痰丸、安嗽糖浆、参贝北瓜膏、川贝末胶囊、川贝银耳糖浆等。
以上用药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方案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辨证选择或遵医嘱。
补益肺气类
虫草清肺胶囊:润肺补气,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气阴两虚,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痰多,气喘胸闷;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补肺丸:补肺益气,止咳平喘。用于肺气不足,气短喘咳,咳声低弱,干咳痰粘,咽干舌燥。
药品特色:能有效改善急性期哮喘患者肺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患者预后。
临床应用:用于气虚咳嗽,其表现为咳嗽短气,咳声低弱,痰质稀薄,自汗畏风,体虚乏力。
参鹿健肺胶囊:补气养血,健脾益肺,固肾强身,安神健脑。用于肺、脾、肾不足所致食少纳呆,气短喘促,神疲倦怠,头晕耳鸣。
人参保肺丸:益气补肺,止嗽定喘。用于肺气虚弱,津液亏损引起的虚劳久嗽,气短喘促等症。
五加参蛤蚧精:具有补肺气、益精血之功效。用于元气亏损,肺虚咳嗽,病后衰弱。
药品特色:补肺气、补元气、补肾气,三重养气的补气理念,使人体气足,血生,精气足。
临床应用: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源性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参苓白术散: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药品特色:主要有调节胃肠运动、改善代谢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本品煎剂小剂量对肠管呈现兴奋作用,能解除肾上腺素对肠管的部分抑制。
临床应用:用于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属脾胃气虚夹湿证候者。
百令胶囊:补肺肾,益精气。用于肺肾两虚引起的咳嗽、气喘、咯血、腰背酸痛、面目虚浮、夜尿清长;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辅助治疗。
药品特色:本品可以降低肾切除及庆大霉素致肾损伤大鼠的血清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含量。成份为发酵冬虫夏草菌粉,功能补肺益肾,益精填髓。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肾脏疾病,2型糖尿病伴微量蛋白尿,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肝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类似功效的中成药:平喘益气颗粒、益气祛痰合剂、童康片、人参保肺丸、如意定喘片、固本咳喘片、黄芪生脉饮、玉屏风散等。
饮片
肺阴虚
百合:具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玉竹:具有滋阴润燥、除烦止咳之功效。用于热病伤阴、肺胃燥热、咳嗽少痰、心烦口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尿频、筋脉失养挛痛、素体阴虚、风湿自汗、劳疟寒热等症。
麦冬:有滋阴之功,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既善于清养肺胃之阴,又可清心经之热,是一味滋清兼备的补益良药。(麦冬+人参+五味子:增强滋阴润燥的功效,用以治疗因肺阴不足引起的喉痒、咳嗽无痰、口渴咽干以及肠燥便秘等症。)
沙参: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适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症,及温热病热伤胃阴或久病阴虚津亏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大便干结等。
阿胶: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
肺气虚
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冬虫夏草:冬虫夏草适用于肺肾两虚、精气不足、咳嗽气短、自汗盗汗、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劳咳痰血等病症。
在日常销售中,清肺化痰丸、清肺消炎丸、清肺宁嗽丸、清肺抑火丸、养阴清肺丸等7种药物,为常用于清肺的中成药,其各具特色,使用时应注意区分。
01清肺化痰丸
成分:酒黄芩、苦杏仁、瓜蒌子、川贝母、胆南星(砂炒)、法半夏(砂炒)、陈皮、茯苓、麸炒枳壳、蜜麻黄、桔梗、白苏子、炒莱菔子、蜜款冬花、甘草。
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喘,痰涎壅盛,肺气不畅。
用药特点:川贝、黄芩清热化痰止咳,法半夏降气化痰止咳,桔梗、杏仁宣肺化痰止咳,全方共奏清热降气、化痰止咳之功。
用于肺热特点:用于热邪壅肺型。症见咳嗽,痰稠色黄,不易咳出,或兼发热,咽痛,口渴,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滑数。与风热犯肺皆属外感热病,但病变性质、病情轻重都有所不同,此热邪壅肺,病在里,伴有里热症,病情重。
02清肺消炎丸
成份:麻黄,石膏,地龙,牛蒡子,人工牛黄,炒苦杏仁,羚羊角。
功效: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痰热阻肺,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吐痰黄稠;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上述证候者。
用药特点:以《伤寒论》中麻杏石甘汤为基础,保留主要药物麻黄、石膏、苦杏仁,增加地龙、牛蒡子,以及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人工牛黄、羚羊角。方中麻黄宣肺平喘,为君药;石膏清泻肺火,地龙清热平喘,共为臣药;苦杏仁止咳平喘,牛蒡子解毒利咽,牛黄、羚羊角清热豁痰,凉肝熄风,共为佐药。既能宣通,又清内热,还能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用于肺热特点:用于风热犯肺型或热邪壅肺型。症见咳嗽,痰稠色黄,不易咳出,或兼发热,咽痛,口渴,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滑数。
注意事项:风寒表证引起的咳嗽,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咳嗽等症。因含麻黄,具有兴奋作用,故心功能不全者和运动员慎用。
03清肺宁嗽丸
成份:黄芩、桔梗、天花粉、枳壳(麸炒)、桑白皮(蜜炙)、浙贝母、知母、百部、麦冬、苦杏仁、前胡、甘草、橘红。
功效:清肺、止咳、化痰。用于肺热咳嗽,痰多粘稠。
用药特点:侧重点在于泻火清热,清除肺内热。
用于肺热特点:用于热邪壅肺型。症见咳嗽、痰黄稠黏、口干咽痛、大便干燥等。
04清肺抑火丸
成份:黄芩、栀子、知母、浙贝母、黄柏、苦参、桔梗、前胡、天花粉、大黄。
功效:清肺止咳,化痰通便。本品用于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痰黄稠黏、口干咽痛、大便干燥。
用药特点:因有黄芩、栀子、黄柏、苦参等,清热之力较大,可清泄三焦之实热。
用于肺热特点:用于热邪壅肺型。症见咳嗽,痰稠色黄,不易咳出,或兼发热,咽痛,口渴,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滑数。
注意事项:风寒表证引起的咳嗽、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05虫草清肺胶囊
成份:沙棘膏、冬虫夏草、南五味子、百部、白及、百合、枇杷叶、甘草、牡蛎、蛤蚧。
功效:润肺补气,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气阴两虚,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痰多,气喘胸闷;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药特点:加入藏药沙棘膏、冬虫夏草,又百部、百合等增强了润肺的功效,全方侧重于补虚、润肺。
用于肺热特点:用于肺阴亏耗型或燥邪犯肺型。症见肺阴虚症状或干燥少津等。
06养阴清肺丸
成份:地黄、玄参、麦冬、白芍、川贝母、牡丹皮、薄荷、甘草。
功效: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
用药特点:方中地黄养阴清热,为君药;麦冬养阴清肺,玄参养阴生津、泻火解毒,共为臣药;佐以丹皮清热凉血,白芍益阴养血,川贝润肺化痰、清热散结。少量薄荷辛凉而散、疏表利咽,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以甘草为使。全方各药相须为用,有养阴清肺、解毒利咽之效。
用于肺热特点:用于肺阴亏耗型。症见肺阴虚的症状,如出现干咳、痰少、咽干、口燥、手足心热、盗汗、便秘、舌质红少津、舌苔少、脉细而数,或咳血等。
07川贝清肺糖浆
成份:枇杷叶、苦杏仁、川贝母、麦冬、地黄、甘草、桔梗、薄荷。
功效:清肺润燥,止咳化痰。用于干咳,咽干,咽痛。
用药特点:方中川贝母清热化痰为君药;麦冬、生地滋阴润燥降火,为臣药;薄荷、桔梗清利咽喉,宣通肺气,止咳化痰,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之使。诸药配合,共奏清肺润燥、止咳化痰之功。
用于肺热特点:用于风热犯肺型或燥邪犯肺型。对风热犯肺型咳嗽疗效优于燥邪伤肺型咳嗽。
声明:文章中所列方剂或中成药仅供学习交流,不可私自服用,不听者后果自负。
再次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中成药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您共阅读·
秒,感觉不错,可以转发或关注下面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