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中药名(上)
中药名是中医药文化的载体,是中医药与文化艺术联姻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自古多有流传,可谓华夏史上一道奇特的文化景观,是人民在千百年的中医药事业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把中医学的文化特色彰显得淋漓尽致。
01
外观命名
有些中药名完全是根据药材的形状冠以名称。比如毛茛科乌头就是长得像乌鸦的头部。苋科植物牛膝,很明显,根部像牛的膝盖骨,蚶科动物的贝壳瓦楞子像房屋的瓦垄,再比如猫爪草则更为直接。
也有根据药材颜色命名,比如大黄,玄参(玄有黑的意思),红景天等。
02
产地命名
而有些药材由于在某些产地效果更好,也就是道地药材,因此常在其本名前加一个位置,比如川黄连,淮山药等
03
其他命名
夏枯草很好的诠释了其在夏天枯萎的特点 ; 半夏则多在农历5月采收因正值夏季之半故名 ; 独活根茎直上不为风摇故名 ;
浮萍因轻浮水而随风荡漾故名。古籍有禹治水,弃其所余食于江中而为药,这是禹余粮的意思。而和人名相关的还有徐长卿。何首乌,据李翱《何首乌传》云:何氏祖孙三代皆因食某物而身体强壮,年寿百岁,后遂将此物名为何首乌。淫羊霍则很形象的体现了这个中药壮阳的功能,在李时珍引《续博物志》说 : 淫羊日百遍,食霍所致。故有斯名 ; 羊踯躅,陶弘景曰 : 花黄似鹿葱羊误食其叶踯躅而死,故以为名。 许多中药名也会有着从外国引进的烙印,比如从西域传来常在前面加一个胡,如胡萝卜,胡桃,葫芦巴,域外的有番泻叶等。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有许多不雅的中药在用作中药时名字也会特别好听,比如夜明砂就是蝙蝠的粪便,又有谁能想到水仙子指的是粪蛆呢?
文案:杨珂
编辑:杨珂
参考文献
何明举.中药名与中医药文化.中医学报[J],2014年10期,ISSN:1674-8999
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