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中药科普——乌梅,敛肺止咳、生津止渴!
乌梅别名梅实、杏悔、熏梅,属于蔷薇科植物梅的近成熟果实,主产于浙江、福建、四川等地。
于每年立夏前后果实呈青黄色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皱皮,色变黑时即成,去核生用或炒炭用。
选购时以个大、肉厚、柔润、味极酸者为佳。
乌梅的性味归经
乌梅性平,味酸、涩,主要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等效用。
现代研究认为乌梅含有较多的人体所需的有益成分,临床应用研究证实,其对食管癌及宫颈癌、皮肤癌等恶性肿瘤确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乌梅还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抗菌、抗过敏、镇咳、驱蛔等作用。
乌梅的日常应用
本品用于抗癌,常制成糖浆、丸剂、研末及煎汁内服,也有研末外敷。
①梅莲饮:乌梅、半枝莲。半枝莲加水1000毫升,煎煮成750毫升,过滤取汁;乌梅放入1500毫升水中浸泡24小时,再煮沸30分钟,去渣,浓缩成500毫升,倒入半枝莲汁中即成。适用于食管癌、胃癌等。
②乌梅配伍豆豉:乌梅生津止渴;豆豉清热除烦、透发胸中郁热。二者伍用,有除烦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疗虚热消渴、心胸烦闷、懊侬不安等症。
③乌梅配伍甘草:乌梅酸平,敛肺、生津、涩肠;甘草甘平,和中、缓急、润肺。二者伍用,既有酸甘化阴、生津止渴之功;又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之效。
用于治疗热盛伤津、气阴两虚之烦渴引饮、气短乏力以及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甚至久泻不已、脱肛等症。
④乌梅配伍诃子、罂粟壳、肉豆蔻:乌梅、诃子均能涩肠止泻;罂粟壳涩肠止痢;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
四药伍用,共奏涩肠止泻、温中行气之功效,用于治疗久泻不止、滑脱不禁、纯虚无邪之症。
⑤乌梅配伍麦冬:乌梅敛肺、生津、涩肠固脱;麦冬养阴润燥、清热生津。
二者合用,共奏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涩肠固脱之功效,用于治疗肺胃火盛,或久泻久痢引起之津伤口渴等症。
温馨提示
①有感冒发热、痰多咳嗽、肠炎初期的患者,不适合吃,儿童少吃。
②以上病证应在专业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使用,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病症的结果和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