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附院中医内科】舌尖上的中药-生津止渴话乌梅
在炎热的夏天,酸甜可口的酸梅汤成为很多人爱不释手的饮品。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酸梅汤,但是里面都少不了乌梅这位主角。
乌梅味酸涩,性平,有敛肺、生津、涩肠、安蛔的功效,临床中常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腹痛等病症。《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望梅止渴的典故,说的就是利用乌梅的酸味,形成条件反射而生津止渴。
乌梅的传统制作方法非常有趣,于每年5月采摘半青半黄的近成熟梅子,放在炕炉上,下面用木炭或者麦麸点燃,然后熄灭明火炕焙,火力不宜过大,当梅子焙至六成干时,上下翻动,不可伤及表皮,使其干燥均匀,至果肉呈黄褐色起皱皮为度,焙后再焖2~3天,待变成黑色即成。因此,传统方法制得的乌梅是带有一些烟熏味的,而我们喝到的有烟熏味的酸梅汤,才是正宗的酸梅汤。
酸梅汤的制作原料主要有乌梅、山楂、甘草、桂花、冰糖等。从营养成分上来说,酸梅汤中的有机酸含量十分丰富,如柠檬酸、苹果酸等,这些成分能够有助于缓解人体疲劳,使人精力充沛,同时,还可以促进唾液与胃液的分泌,使其具有生津止渴、防止晕车晕船以及醒酒的作用。另外,乌梅还是天然的生津润喉药,可缓解咽喉干燥等不适。
炎炎夏日,适度饮用酸梅汤对于调理脾胃、滋养肝脏、增进食欲等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有几点需要注意:不要贪多过量饮用,可能会造成泛酸;糖尿病人要注意,酸梅汤含糖量较高,要控制饮用量;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宜饮用,以免造成胃酸分泌过多;腹泻患者不宜饮用,可能会加重腹泻;儿童、老人须控制饮用量,以免引起胃肠不适;孕妇不建议饮用。
自制酸梅汤小配方:乌梅150克,山楂90克,陈皮50g,甘草50克,洗净后放入砂锅,加清水3000毫升,先用大火煮沸,转文火煮1小时,滤去药渣,加入冰糖适量,微沸后搅匀,然后加入桂花少许,以增色添香,待晾凉后放入冰箱冷藏,随时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