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因为吃太多糖?这是一个误解
别吃太多糖,小心得糖尿病。提到糖尿病,很多人会认为它与日常生活中的糖有着直接的关系。糖尿病是因为吃太多糖?
其实,此糖非彼糖。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这里的糖指的是尿中的葡萄糖;而我们说的吃糖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糖,一般是蔗糖,如白砂糖、绵白糖、红糖、冰糖等。
吃糖多少和糖尿病没有直接关系,患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是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下降,或者身体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或者两者兼备,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有效被利用和储存。健康人的胰岛素分泌正常、作用正常,吃了糖也会被分解,血糖并不会升高,更不会因吃糖而得糖尿病;而胰岛功能受到破坏的患者,不吃糖,血糖也有可能升高。
糖尿病是一个和生活方式有直接关系的疾病,患病原因和生活方式、饮食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专家表示,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虽然很复杂,但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诱发因素相对清楚。除了年龄、遗传等不可控的因素,日常生活中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缺乏运动;肥胖;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都是糖尿病的诱发因素。
得了糖尿病该怎么办?专家表示,目前生活方式的干预对于预防糖尿病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其简单来讲就是管住嘴、放开腿。适度减少高热卡、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同时进行规律的锻炼和减重。40岁以上人群最好每年进行糖尿病筛查,尽早发现糖尿病前期,及时干预。
当然,糖尿病患者应严格限制白糖、红糖等单糖,因为单糖极易被人体吸收,引起血糖的迅速升高,使受损的胰岛不堪重负,进而加重病情。
对于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综合管理,包括饮食治疗,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五个方面。坚持综合管理,糖尿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可以实现接近正常人的生活。此外,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一样,需要各种营养成分,食物要多样化,日常许多食物都可以吃,但总量一定要控制。
来源:新华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侨网 光明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