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遗传还是吃出来的?1型2型有何区别?3大饮食事项需注意
糖尿病到底是遗传还是平时吃出来的?
从医学上来说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相对比较复杂的,至今为止医学上也并未彻底阐明,而且糖尿病本身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每一种类型又有不同的发病原因。即便是患上同样一种类型糖尿病的患者,其发病原因也会有所不同。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糖尿病的出现与遗传因素以及饮食因素都存在一些关联。比如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如果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饮食习惯等都有相似之处,那么其患上糖尿病的几率显然要比正常人更高一些。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存在哪些区别?
1、病理不同
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系统出现问题后导致的一种疾病,而2型糖尿病虽然能够自身产生胰岛素,但胰岛素分泌量不足或者自身对胰岛素有一定的抵抗力,就会产生高血糖的问题。
2、好发年龄不同
1型糖尿病可以在任何年龄段发病,但临床上最常见的发病年龄在30岁以前。2型糖尿病虽然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但临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普遍在40-60岁之间,以中年为主。
3、治疗方法不同
1型糖尿病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注射胰岛素,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以综合治疗为主,例如降低体重、饮食配合运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必要时需要正确用药。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方面有哪些要注意的?
1、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尽可能避免血糖忽高忽低,而是应该让血糖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少食多餐既可以避免频繁出现饥饿感,也有利于血糖的控制,更有利于治疗。
2、少喝粥、少喝汤
虽然喝粥、喝汤也能够满足糖尿病患者对饮食的需求,也能够补充一定的营养,但经常喝粥、喝汤既容易增加饥饿感(糖尿病患者消化速度较快)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血糖浓度增高,从而不利于血糖控制。
3、肉要挑着吃
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肉食的,比如鱼肉、家禽肉等等,猪肉也可以适量吃一些。选择的肉食一定不要脂肪过多,主要以瘦肉为主,也不要吃过多的加工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