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体重管理助力糖尿病“逆转”

体重管理助力糖尿病“逆转”

admin2周前 (04-16)皮肤科5

最近,国家喊你来减肥成为网络上的热点。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年再次成为民生议题焦点。糖尿病,这个看似与体重无关的疾病,实则与体重管理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日益严重,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攀升。那么,糖尿病与体重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微妙关系呢?

当肥胖遇上糖尿病

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是非肥胖者的4倍,脂肪细胞增大导致胰岛素抵抗,长期负荷过重最终损伤胰岛β细胞功能,引发糖尿病。

此外,数据显示,我国超50%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而体重异常已被证实是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的重要诱因。

体重与糖尿病悄然相伴

体重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紧密。数据显示,BMI(身体质量指数)≥24的糖尿病患者,每减重5%,糖化血红蛋白可下降0.5%~1.5%,胰岛素敏感性提升30%。更令人振奋的是,减重20%~30%的患者,糖尿病完全缓解率可达49.6%~79.1%。这些数据警示我们,体重管理不仅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更是逆转病情的希望所在。

此外,减重还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血脂水平,并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减少尿蛋白排泄,延缓肾病进展;改善视网膜微循环,降低视力丧失风险。

科学减重三步走

要实现减重的多重获益,就需要科学减重三步走的策略。

饮食控为了维持营养的均衡,应确保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低于身体的消耗量。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状况,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同时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例如瘦肉、鱼类和豆类)以及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和蔬菜)的摄入,以实现更健康的饮食结构。

规律选择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和力量训练相结合,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运动能帮助糖尿病患者减脂,提高胰岛素敏感度,改善血糖控制。

行为干预通过记录饮食日记、设定小目标、寻求社会支持等方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5个指标决定健康与否

体重管理是一门科学。单纯关注体重秤上的数字,可能会忽略更重要的健康指标,比如体脂率、腰围、腰臀比和肌肉量。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体重管理的科学密码,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身体状况,制订更有效的健康计划。

1.BMI:基础但不够全面

我们常说的BMI是基于体重的衡量标准,中国成人正常范围为18.5~23.9,超过24为超重,超过28属肥胖。但BMI无法区分肌肉和脂肪占比。例如,肌肉发达的运动员可能BMI超标,但体脂率很低,健康状况良好。

2.体脂率:揭示身体的真实面貌

体脂率是基于体脂的衡量标准。体脂率是指脂肪在身体中的占比,是评估肥胖程度更精准的指标。成年男性的健康体脂率一般为10%~20%,女性为20%~30%。体脂率过高会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风险,而过低则可能影响生理功能。

3.腰围:内脏脂肪的警报器

腰围是反映内脏脂肪堆积的重要指标。内脏脂肪过多会释放炎症因子,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我国肥胖相关指南定义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5厘米,即为中心性肥胖,建议男性控制在85厘米以下,女性控制在80厘米以下。即使BMI正常,腰围超标也可能意味着代谢健康问题。

4.腰臀比:评估脂肪分布的黄金指标

基于体型的衡量标准,男性≥0.95、女性≥0.85为中心性肥胖,提示脂肪更多堆积在腹部,健康风险更高。建议男性腰臀比控制在0.9以下,女性控制在0.8以下。

5.肌肉量:健康体重的隐形守护者

肌肉量是体重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肌肉不仅是力量的来源,还参与能量代谢。较高的肌肉量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帮助燃烧更多热量,防止体重反弹。随着年龄增长,肌肉量会自然流失,导致代谢率下降。通过力量训练和优质蛋白质摄入,可以维持或增加肌肉量。

不要掉进减重误区

在减重过程中,许多人虽然付出了努力,却因为一些常见误区而效果不佳,甚至损害了健康。以下是减重路上最容易踩的三大坑。

1.过度节食——饿出来的假健康

很多人认为,减重就是少吃甚至不吃。然而,过度节食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甚至诱发低血糖。长期低热量饮食会让身体进入节能模式,降低基础代谢率,反而更难减重。更严重的是,过度节食可能导致肌肉流失,影响身体机能。科学减重应该是控制总热量摄入,同时保证营养均衡,而不是一味地饿肚子。

2.只运动不控制饮食——汗水白流了

运动确实是减重的重要手段,但如果只依赖运动而不控制饮食,效果可能大打折扣。例如跑步30分钟消耗的热量,可能一块蛋糕就抵消了。此外,运动后容易产生补偿心理,觉得运动了可以多吃点,结果摄入的热量反而更多。减重的关键在于热量赤字,即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入的热量。因此,饮食与运动必须双管齐下,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3.忽视心理因素——情绪化的暴饮暴食

减重不仅是对身体的挑战,更是对心理的考验。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可能导致暴饮暴食,尤其是高糖、高脂肪的安慰食品。这种情绪化饮食不仅会打乱减重计划,还可能引发愧疚感,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减重过程中要关注心理健康,学会用健康的方式缓解压力,比如运动、冥想或与朋友倾诉。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内分泌代谢与免疫性疾病中心 王晓静 李爱华 董欢 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内分泌代谢与免疫性疾病中心主任 赵冬

编辑 || 颜红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49630

“体重管理助力糖尿病“逆转”” 的相关文章

“90后”“00后”加入脱发大军,他们居然来这家医院洗头

“90后”“00后”加入脱发大军,他们居然来这家医院洗头

不是在理发店,而是在医院,给你洗头的是护士小姐姐。今年5月,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深圳市皮肤病医院筹建单位)开设了全市首家针对毛发与头皮疾病的特色诊疗中心。该中心引进了头皮纳米清洁治疗设备,...

【医学小常识】生活中哪些行为会加重脱发?

【医学小常识】生活中哪些行为会加重脱发?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杨碧莲 为什么以前的人脱发没有那么早,现在的人20岁出头就脱发严重了呢?有确切证据表明,脱发年轻化与以下行为有极大的关系。 1...

脂溢性脱发能治好吗?分享脂溢性脱发的治疗方法

脂溢性脱发能治好吗?分享脂溢性脱发的治疗方法

在现代社会上治疗脱发是常见的,而在这些脱发当中脂溢性脱发是最常见的一种脱发类型。而且脂溢性脱发时目前最常见的一种脱发,占脱发总类的85%以上。而且一般患有脂溢性脱发的患者也都是20岁左右的青...

年轻人脱发该咋办?滨医附院专家建议……

年轻人脱发该咋办?滨医附院专家建议……

通讯员 张莹莹 才二十多岁,发际线就明显上移了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头顶已经秃了。近几年,明显感觉自己头发稀疏了许多一到春天换季,头发掉得更多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脱发...

大学生脱发调查:超5成大学生有脱发困扰,熬夜失眠为主要原因

大学生脱发调查:超5成大学生有脱发困扰,熬夜失眠为主要原因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27日电(记者 李华锡 通讯员 赵壮杰 黄传林)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脱发成为青年人最担心的问题之一。那么,大学生的头发状况如何?有多少受脱发困扰?脱发程度如何?脱发对学习生...

脱发类型有四种

脱发类型有四种

脱发类型有四种 脱发有很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地中海式脱发,不少人深受困扰。这是一种雄性激素性脱发,常伴有头屑增多、头皮油腻、瘙痒明显等症状,多发生于皮脂腺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