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年轻人不知道自己是糖尿病前期,做好这5点可逆转!
很多年轻人可能都觉得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才会得的病
离自己很远
其实,我们与它的距离
比想象中更近
2011年~2021年
我国20~79岁的糖尿病患者达到1.409亿
患病率达到12.8%
糖尿病前期人群约为3.5亿
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人
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前期患者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即血糖值已经超出正常值,但是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正常血糖到糖尿病的过渡阶段,也可以理解为一只脚已踏入糖尿病大门。
糖尿病前期一般不会出现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
大多数患者只是单纯表现为空腹血糖轻微升高或者糖耐量异常,还有部分患者表现为餐前低血糖,因此很难察觉,不知不觉就让你从糖尿病候选人转正,成为糖尿病大部队中的一员。
如果不加干预,每年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发展成糖尿病,未来5~10年发展成糖尿病的几率高达50%。
所以,趁还没发展成糖尿病,我们必须找机会及时阻止它。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
处于糖尿病前期?
方法很简单:筛查!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6.1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后2小时血糖<7.8mmol/L;
●糖尿病人的空腹血糖≥7.0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糖尿病前期就是介于两者之间
分为3种情况
1、空腹血糖正常,但口服葡萄糖耐量后2小时,血糖在7.8mmol/L~11.0mmol/L,即糖耐量减低;
2、空腹血糖不正常,在6.1mmol/L~6.9mmol/L,即空腹血糖受损;
3、糖耐量减低和空腹血糖受损同时存在。
有任何一个指标符合
就说明你已经加入了
糖尿病的后备军
你是怎么被糖尿病盯上的?
家族史、既往病史和生活方式等因素都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前期的风险。
年龄≥40、缺乏体力活动、合并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有妊娠糖尿病或巨大儿(出生体重≥4公斤)分娩史等。
以上这些都是高危人群
建议定期去医院进行糖尿病筛查
☑首次筛查结果正常的,每2~3年至少重复筛查1次;
☑如果你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每6个月,做一次套餐检查:空腹血糖+口服葡糖糖耐量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前期患者大多是餐后血糖首先升高,之后空腹血糖才开始升高。
因此,筛查糖尿病不要只查空腹血糖,还要同时查餐后2小时血糖,否则可能会被漏诊。
如何阻止糖尿病前期
进展成糖尿病?
1. 控制体重
体重指数(BMI,公斤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24kg/㎡为超重;≥28kg/㎡为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称为腹型肥胖。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非常密切,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4倍。
控制体重的好处不仅仅是降低血糖,随之改善的还有血压、血脂、尿酸和脂肪肝。
2. 管住嘴
不能多吃和乱吃,但也不要啥都不敢吃,而是要讲究热量摄入适度及营养均衡。
每顿七、八分饱,控制进餐速度,多吃新鲜蔬菜,少油少盐,控糖限酒,少吃大鱼大肉及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3. 保持良好的心态
长期的精神紧张或焦虑会刺激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升血糖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血糖升高,这也是当今社会糖尿病高发以及日趋年轻化的原因之一。
因此,要学会劳逸结合、自我减压,放松心情。
4. 不要熬夜
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体激素。我们身体中很多的激素都会影响到血糖,其中胰岛素是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
尽量要作息规律,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
5. 合理运动
每天抽出至少30分钟来进行运动。
优先选择跑步、游泳、自行车、健身操、太极、乒乓球、羽毛球等中等强度(运动时有点费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的有氧运动。
赶紧一起行动吧
拒绝变糖人
来源:平度融媒综合平度卫生健康
平度融媒编辑: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