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1型和2型有何不同?掌握这2点,轻松了解!
尽管许多患者患有相同疾病时表现出的症状相似,但由于疾病的具体表现和发病机制的不同,同一类疾病可能被分为不同的类型。以糖尿病为例,它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等多个类别。那么,究竟什么是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两者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呢?

1. 发病机理的差异
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腺中负责产生胰岛素的细胞遭受破坏所致,导致体内缺乏足够的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从而使得血糖浓度升高。在所有糖尿病患者群体中,1型糖尿病相对较少见,仅占2型糖尿病人数的约十分之一。除了遗传因素外,病毒感染以及自身免疫反应也可能是触发该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反地,对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身体对胰岛素变得不敏感(即所谓的胰岛素抵抗),加上一定程度上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值得注意的是,鉴于糖尿病具有遗传性倾向,如果家族中有成员确诊为2型糖尿病,则其他直系亲属也应定期检查血糖状况,以防错过早期诊断机会。
2. 临床症状上的不同
相较于后者而言,前者的发展过程更快,并且常伴随有显著的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但体重减轻)现象;在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这类患者往往需要依靠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才能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另一方面,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会经历一个较为缓慢的发展过程,在此期间他们可能会逐渐发展出对胰岛素作用的抵抗性,这种情况有时会持续一生。此外,肥胖是此类病症的一个常见相关因素——体重增加越多,患糖尿病风险也就越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健康教育项目都强调减重对于预防2型糖尿病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其各自的病因及病理生理特点。对于成年人来说,重点关注如何防范2型糖尿病尤为重要。
来源: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