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原来糖尿病是这样来的,不妨对照一下自己

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原来糖尿病是这样来的,不妨对照一下自己

admin6天前皮肤科3

糖尿病,这个曾经被认为不致命但麻烦的疾病,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成为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重大隐患。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1年的数据,中国目前有1.41亿糖尿病患者,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近25%,位居全球首位。更令人担忧的是,每年新增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还在不断攀升,仿佛一场甜蜜的危机正悄然逼近。

与此同时,我国的糖尿病前期人群更是高达4.9亿,这意味着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可能正处在糖尿病的边缘。然而,糖尿病的控制情况却不容乐观。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率仅为32%左右,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未能有效控制病情,面临着心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视力丧失等严重并发症的高风险。

糖尿病的成因复杂,遗传背景、不良生活方式以及慢性压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这一疾病呈现出蔓延的趋势。那么,糖尿病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一、血糖与胰岛素:身体的能量钥匙与锁

要理解糖尿病,首先要了解血糖和胰岛素是什么。

血糖,就像身体的能量燃料,是我们从食物中获取的葡萄糖,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细胞,为身体提供动力。而胰岛素,则是胰腺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就像一把钥匙,负责打开细胞的大门,让葡萄糖进入细胞被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然而,当这把钥匙或锁出现问题时,糖尿病就可能悄然而至。

二、糖尿病的发生:两种常见情况

(一)胰岛素分泌不足:类似钥匙不够用

胰腺功能受损,分泌的胰岛素量不足以把血糖运送到细胞里去,导致血糖在血液中堆积,血糖值升高。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通常与遗传和自身免疫系统有关。

(二)胰岛素抵抗:类似门锁坏了

胰腺分泌的胰岛素量足够,但身体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就像门锁坏了,钥匙插进去也打不开门,葡萄糖进不了细胞,同样导致血糖升高。这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与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三、糖尿病的成因:多因素的完美风暴

(一)遗传因素:家族史增加患病风险

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尤其是2型糖尿病。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糖尿病,那么你的患病风险会显著增加。

1型糖尿病与遗传

1型糖尿病的遗传风险较低,但仍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研究显示,如果父母中一方患有1型糖尿病,孩子患病的概率约为5%-10%。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与1型糖尿病密切相关,某些基因变异会增加免疫系统攻击胰腺β细胞的风险。

2型糖尿病与遗传

2型糖尿病的遗传风险较高,尤其是当家族中有多名成员患病时。数据显示,如果父母中一人患有2型糖尿病,子女患病风险约为40%;如果父母双方均患病,子女的患病风险可能高达70%。遗传倾向主要通过影响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来增加患病风险,但遗传因素本身并不决定患病,后天的生活方式也起到重要作用。

(二)自身免疫系统问题:1型糖尿病的核心原因

1型糖尿病是一种由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引起的疾病,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完全丧失。

触发因素

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可能激活免疫反应。

环境和遗传共同作用:某些基因变异(如HLA-DR3和DR4)与疾病的易感性相关。

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80%以上可检测到与自身免疫相关的抗体(如胰岛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这些抗体的存在是诊断1型糖尿病的重要依据。

(三)不良生活方式: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

1. 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

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之一。脂肪组织的过度堆积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血糖难以被有效控制。研究显示,肥胖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倍。腰围与糖尿病风险密切相关: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糖尿病风险显著增加。

2. 缺乏运动加重胰岛素抵抗

长期缺乏运动会降低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升高。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骑车)可以显著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一项研究显示,每天久坐时间超过6小时的人群,其患糖尿病的风险比久坐时间少于3小时的人高1.5倍。

3. 不健康饮食是隐形杀手

高糖饮食:摄入过多的含糖饮料、甜点会增加胰岛素分泌的负担,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胰岛素功能减弱。

高脂肪饮食: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会增加内脏脂肪堆积,加重胰岛素抵抗。

高热量饮食:整体热量摄入超标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而肥胖是糖尿病的关键诱因。美国糖尿病协会的研究发现,每天摄入一罐含糖饮料(约330毫升)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26%。

4. 精神压力对血糖的影响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身体会分泌大量的压力激素(如皮质醇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会促进肝脏释放葡萄糖,导致血糖水平升高。慢性压力与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心理压力过大的人群,其患糖尿病的风险比压力较小的人群高20%-30%。

(四)其他因素

一些疾病、药物或感染也可能导致糖尿病。例如,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胰岛素分泌或增加胰岛素抵抗,而感染可能诱发免疫反应,导致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

糖尿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缓解精神压力等方式,可以有效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49854

“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原来糖尿病是这样来的,不妨对照一下自己” 的相关文章

女性雄激素性脱发(脂溢性脱发),常用治疗药物有哪些?

女性雄激素性脱发(脂溢性脱发),常用治疗药物有哪些?

在医学和健康领域,每一种症状和疾病都是一个宏大世界的缩影。特别是对于女性雄激素性脱发——一种常见于女性中的头发稀疏现象,它不仅是头发数量减少这么简单,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生理机制和心理影响。想...

【关爱头发更关心你】说说有关脱发的那些事

【关爱头发更关心你】说说有关脱发的那些事

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有超2.5亿人饱受脱发困扰,相当于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人脱发,且脱发正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年纪轻轻就要开始迎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秃,本来是考虑如何脱单...

治疗雄激素性脱发外用药,在美启动临床实验

治疗雄激素性脱发外用药,在美启动临床实验

皮肤适应症创新药物研发企业嘉兴特科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外用药 TDM-105795已经开始在美国招募雄激素性脱发 (AGA) 患者进行Phase Ib 临床试验,有望为脱发患者带来新的治...

感染新冠后出现脱发?专家:可自行恢复不是后遗症

感染新冠后出现脱发?专家:可自行恢复不是后遗症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日,有网友表示在感染新冠后出现了脱发的现象。新冠感染后为什么会出现脱发?脱发是新冠感染的后遗症吗?多长时间可以恢复?听听专家怎么说。...

如何判断是脱发还是掉发?

如何判断是脱发还是掉发?

看以下这三点。 第一: 看头发总量是否减少。 脱发头发总数会越来越少,明显能看出头发比之前少了很多,而掉发时头发总数整体不变。 第二: 查看掉发数量 掉发情况...

5大饮食法可改善女性脱发

5大饮食法可改善女性脱发

1、补充铁质 研究发现,近三成的脱发女性存在缺铁现象,因此脱发患者应多吃一些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黄豆、黑豆、蛋类、花生、胡萝卜、马铃薯、菠菜、带鱼、虾、鲤鱼、香蕉等。 2、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