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医』糖尿病治疗:选对降糖药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据统计,75% 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如心梗、脑梗),而非高血糖本身。传统的降糖药物(如胰岛素、磺脲类、格列奈类)虽能快速控糖,但无法降低这些致命风险,甚至可能因低血糖、体重增加等副作用间接加重心血管负担。所以,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不能仅仅着眼于把血糖降到了多少,更要关注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能否减少心梗、脑梗、肾衰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一、为什么传统药物 治标不治本?
传统的降糖药物仅为降糖而生。它们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或直接补充胰岛素来降低血糖,但无法改善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病 土壤,所以难以减少这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如此,磺脲类、格列奈类口服降糖药物以及胰岛素还会导致低血糖和体重增加,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
二、两类药物改写糖尿病治疗规则
近年来,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两类新型药物 ——GLP-1 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度拉糖肽)和 SGLT-2 抑制剂(如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卡格列净),不仅能降糖,更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甚至延长患者寿命。
三、GLP-1 激动剂:从控糖到保护心脑肾的 多面手
这类药物(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度拉糖肽)模拟肠道激素 GLP-1.刺激胰岛素分泌、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同时直接保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研究表明,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可减少心梗、脑梗风险达 15%-26%,还有助于保护肾脏与大脑,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更可以减轻体重,使 2 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减重 4-8 公斤,且低血糖风险极低。正因如此,对于合并肥胖、心血管疾病及其高风险患者,以及超重或肥胖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应该把这些药物作为降糖治疗方案的组成部分之一。
四、SGLT-2 抑制剂:护心护肾的 排糖卫士
这类药物(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卡格列净)通过肾脏排出多余糖分发挥降糖作用,改善代谢状态并发挥心脑肾保护作用,减少心梗、脑梗、肾衰的发生。研究表明,这类药物可以降低心衰住院风险 30%,对肥胖患者效果更显著;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并具有降压与减重作用(血压下降 2-4 mmHg,减重 2-3 公斤)。所以,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合并心衰、慢性肾病的患者也应将这些药物作为其药物治疗方案的内容之一。对于肥胖糖尿病患者这类药物也应积极使用。
五、如何选择降糖药,个体化治疗是关键
合并心血管疾病及其高危因素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优先选择 GLP-1 受体激动剂或 SGLT-2 抑制剂,二者均可降低心梗、脑梗与肾脏并发症风险。
合并心衰或肾病:SGLT-2 抑制剂更能显著地改善患者预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肥胖患者:GLP-1 激动剂减重效果更优,SGLT-2 抑制剂对肥胖者心血管保护也具有显著作用。
六、给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建议
不要只盯着血糖值。既要血糖达标,更要关注心脑肾健康。
根据自身心脑肾健康状况、并发症、体重、肾功能等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更有助于保护心脑肾的降糖药物。
警惕传统药物的局限性。如长期、特别是较大剂量使用磺脲类或格列奈类药物,需注意预防低血糖并加强体重监测。
降糖重要,降压和降胆固醇同样重要,所以在关注血糖的同时一定要把血压和胆固醇控制好。
无论用何种药物,都要重视合理饮食、运动、控制体重等生活方式的改善。
七、拥抱科学治疗,开启健康新篇章
糖尿病的治疗早已不是 唯血糖论 的时代,选择兼具降糖与器官保护功能的药物,如同为身体筑起一道抵御并发症的 防护墙。面对疾病,我们既要保持对血糖管理的严谨态度,更要树立 全病程管理 的科学理念 —— 从药物选择到生活方式调整,从单一控糖到心脑肾等多器官保护,每一个正确的选择都在为延长健康寿命加分。
请记住,在与糖尿病的这场 持久战 中,你从来不是孤军奋战。现代医学的进步已为我们提供了更精准的武器,而医生的专业指导、家人的支持以及自身的积极配合,更是战胜疾病的关键力量。愿每一位糖友都能在科学治疗的指引下,挣脱传统治疗的局限,拥抱更有质量的生活,让 甜蜜负担 不再成为生命的枷锁,而是迈向健康人生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