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体质详解:同是湿热,为啥有人长痘,有人脱发,还有人黄疸呢
大家好,我是每天为大家分享中医治病及防病知识的@三好中医。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湿热体质,尤其在南方地区,那么到底该怎么判断是不是湿热体质呢?湿热体质该怎么治疗?有什么食疗的办法吗?平时要注意什么?今天就让我一一告诉大家答案。
湿热
先来湿热体质测一测
1.您面部或鼻部有油腻感或者油亮发光吗?
2.您脸上容易生痤疮或皮肤容易生疮疖吗?
3.您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吗?
4.您大便黏滞不爽、有解不尽、便后肛门灼热的感觉吗?
5.您小便时尿道有发热感、尿色浓(深)吗?
6.您经常感到头重身困嗜睡吗?
7.您经常脾气暴躁吗?
8.您感觉汗味或体味大吗?
9.您白带颜色发黄吗?(女性)
10.您的阴囊潮湿吗?(男性)
同样,如果你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符合任意3个以上的症状,那基本可以判定你属于湿热体质。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受到湿热的侵袭,尤其是30~45岁的人,属生命中土的年龄段,体内湿气比较重。
夏秋之际属中医所说的长夏季节,也对应五行中的土,内外相合,湿上加湿,更容易出现上述症状。
五行相生相克
湿热体质详解密
发病机理:
湿热体质,要分开理解。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
外湿: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
内湿: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脾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郁久化热。
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很常见,合称湿热。
常见表现:
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
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疔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在脾胃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溏稀,尿短赤,脉濡数。在肝胆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在膀胱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在大肠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在下焦,则见阳痿、早泄、脱发等。湿热长痘、脱发
发病倾向:
湿热体质的人常常容易得以下的疾病,欢迎对号入座。
口腔溃疡、肝炎黄疸、胆囊炎、胆石症、痤疮、疖肿、酒糟鼻、湿疹、牛皮癣、脚气、脱发、白带异常、宫颈炎、阴道炎、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痛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急慢性胃肠炎等。
湿热要怎么治疗?
治疗原则:湿热体质的人要注意疏肝利胆,清热祛湿。
方药选择:
湿热的治疗,首先要分湿重还是热重。
1.湿热在中焦选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在下焦则选四妙散加减。
半夏泻心汤
2.湿重以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三仁汤、平胃散、藿香正气散;
3.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甘露消毒丹、藿朴夏苓汤、茵陈蒿汤;
4.不管湿重还是热重,都应加行气药,气行则湿化,行气药是去湿发动机,气行则湿化,如厚朴、香豉、陈皮、木香、佛手、槟榔等。
确立基础方后,再根据不同部位、症状选择相应的药:
1.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参、白藓皮;
2.如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
3.如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汤、地榆、葛根等;
4.如阴囊湿疹、睾丸胀痛、白带黄臭,可加龙胆草、苦参等;
5.如血尿、尿频尿痛,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
6.如脱发、阳痿、早泄,可加知母、黄柏、首乌、蜈蚣、升麻等。
中成药选择:
市面上清热祛湿的中成药数不胜数,常用的有这些:湿毒清胶囊、清热祛湿颗粒、龙胆泻肝丸、葛根芩连丸等,要在医师指导下对症使用。
注意事项:
湿热体质的人尤其要注意饮食管理,偶尔犯错可以原谅,但该忌口的还是要乖乖忌口,简单罗列如下:
忌食辛辣肥甘厚腻、甜食、生冷、冰冻,如饮料、奶油、牛奶、酸奶、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等。忌食海鲜、狗肉、鹿肉、牛肉、羊肉、动物内脏、阿胶、鹿茸、燕窝、银耳等滋腻大补之物。忌食菠萝、榴莲、凤梨、荔枝、龙眼、芒果等湿热性水果。勿过度饱食。应戒除烟酒,因为烟酒是可以生湿生热的。湿热要注意忌口
除此之外,还应适当运动,如快步走、爬山、游泳、太极等有利于舒展四肢的运动,因为中医脾主肌肉,通过肌肉运动调整脾胃功能。
食疗配方:
偏热重的:鸡骨草、地胆头、薏米适量,鸭肉500g,炖汤。
地胆头老鸭汤
偏脾虚重的:党参、白术、茯苓、鲜山药、莲子适量,莲藕200g、猪骨500g,炖汤。
莲藕猪骨汤
偏湿重的:玫瑰花、荷叶、陈皮、木棉花、鸡蛋花适量,蜂蜜少许,煮水代茶饮。
祛湿茶
总结:
以上就是关于湿热体质的详细解密,对于湿热的治疗,要善于分别是湿重还是热重,再根据所表现的症状来确定病位,最后选择对应的专方+专药,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有疑问欢迎评论或私信。
感谢阅读-我是@三好中医,如果您喜欢中医,请关注我,每天为您分享实用的中医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