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儿科普】小管道也有大影响,不要让小疾病造成大伤害动脉导管未闭
小新新(化名),女孩,已经1岁2个月了,身体瘦小,体重才8.5公斤。家属说小新新9个月来经常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出现呼吸急促,喘息,吸气性三凹症等症状,反复出现上述症状,查心脏彩超提示动脉导管未闭。家属听说动脉导管未闭可自行闭合,而且当时患儿年龄小,未及时到小儿心胸外科就诊。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新新身体越来越消瘦,呼吸急促、喘息加重,并出现胸廓隆起畸形,随即来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三亚妇女儿童医院小儿心胸外科就诊,查心脏彩超提示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胸片提示心脏明显增大。建议手术治疗。患儿于三亚妇女儿童医院进行动脉导管结扎术术后恢复顺利,治愈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心脏彩超提示正常,患儿体重明显增长。
什么是动脉导管未闭(PDA)?
动脉导管多位于降主动脉峡部与左肺动脉根部近分叉处,是出生前血液循环的重要通道,一般出生后于15小时内功能功能性关闭,80%生后3个月解剖性关闭。如果在1周岁时导管仍开放,以后自行闭合的机会较少,即形成导管未闭(症)。占先天性心脏病10%-21%,位于第三位,男女比例1:3。
动脉导管未闭(PDA)有什么症状?
患者表现与分流量及肺动脉压力高低有关,分流量小者常无症状。分流量大者,活动疲乏、气促多汗、瘦弱苍白,声音嘶哑,反复发生肺炎心衰。有显著肺动脉高压者,血流自肺动脉向主动脉分流,出现差异性发绀。
动脉导管未闭(PDA)有什么危害?
易感染(肺炎、细菌性心内膜炎);影响心肺功能;随年龄增长,动脉导管管腔钙化;肺动脉高压从高流量型转为高阻力型。若有严重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向左分流者,出现口唇发紫,四肢末梢因乏氧情况不同出现差异性异常——左手指(双足趾)甲发紫,增厚,卷曲,右手正常。目前初诊主要靠超声检查,确诊靠右心导管检查或降主动脉CTA。
动脉导管未闭(PDA)手术的时机?
动脉导管闭合手术,一般在学龄前施行为宜。出生后不久,肺动脉的阻力仍较大、压力较高,因此左至右分流量较少,或仅在收缩期有分流。随着年龄增长,肺动脉阻力逐渐变小,压力明显低于主动脉,分流量亦随之增加,症状逐渐加重。同时,学龄前儿童自愈的可能性已经极小。如果患儿PDA巨大,将影响发育和生长,建议早做手术。
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现后是否都要手术?
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只要没有禁忌症,PDA都应该手术。我院目前开展开放手术及微创介入封堵手术。
如果您小孩有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心脏疾病,或者小孩活动疲乏、气促多汗、发绀,瘦弱苍白,声音嘶哑,反复发生肺炎、心衰等。请您及时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三亚妇女儿童医院小儿心胸外科就诊,我们将为你排忧解难。
小儿心胸外科专家简介
陆兆辉
小儿心胸外科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博士研究生导师
诊疗特色:
专长于婴幼儿复杂先心病外科手术,围术期神经保护,婴幼儿先天性气道/血管可降解镁合金支架研究。
主要任职:
现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三亚妇女儿童医院院长。兼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儿健康临床标准与规范委员会常委委员兼秘书长、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理事、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疗教育创新部兼职教授
学术成就:
发表SCI文章8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十余篇;主持/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参编论著多部;完成各类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千余例。
坐诊时间:
陆兆辉主任医师(院长):周四(上午)
张剑峰
主任医师
小儿心胸外科学科带头人
学术任职
现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儿童胸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分会胸外微创学组常委、新生儿微创学组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河北省儿科学会第一届普外专业委员会委员,唐山市医学会第三届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委员
专业特长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小儿胸科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结构畸形的外科治疗;小儿普外疾病的微创治疗
学术成就
从事小儿外科工作20年 ,分别在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北京儿童医院进修学习,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23篇 ,SCI期刊1篇,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三等奖1项,获河北省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